外贸重磅!洛杉矶/长滩港征收巨额罚款计划获通过,今日起生效!

2021-11-01

据悉,美国当地时间上周五,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港口委员会一致通过向承运人收取集装箱逾期滞留费(Container Excess Dwell Fee)的计划,周一生效。 收费标准:在90天的政策下,对计划在当地通过卡车运输的集装箱,从在港口停留的第9天开始收费,逾期第一天每箱收费100美元,第二天200美元,以此类推;对于计划通过铁路运输的集装箱,从第6天开始收费(之前的通知是从第3天开始),收费方式同上。 按此收费方式,在逾期的第5天,每集装箱的收费为1500美元,到第30天,每箱收费将高达46500美元。 港口将下周一(11月1日)开始计算集装箱在码头停留的时间,收费核算工作将从11月15日开始。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如果在解决积压货物方面取得足够进展,港口可能会推迟该项收费。 “从周一开始,我们将对进口集装箱在我们码头上停留的时间进行每日数据快照。”该港口负责人说,“如果码头清理工作取得进展,我有权将收费的开始时间推迟到11月15日以后。我们的目标是看到码头的情况显著改善,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施行任何收费。” Seroka透露,码头上积压9天的货物占该港口所有集装箱的47%。按实际价值计算,这意味着码头上堆放着的8.1万个集装箱中有3.8万个集装箱已积压9天。在去年疫情引发的进口激增之前,本地发货的集装箱在码头的平均停留时间不到4天,而通过火车运输的集装箱停留时间不到2天。 港口负责人们表示,严厉罚款的威胁促使承运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与港口进行更严肃的对话,讨论如何解决当前和长期的效率低下问题。 长滩执行董事Mario Cordero说:“这一行动并不是为了转嫁成本。这项行动是为了向承运人传达一个信息,即你需要参与进来,你需要解决我们目前的情况。我已经与承运人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对话。” “不用说,当做出我们提交给委员会的决定时,没有人会高兴。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卡车司机、港务局、消费者。但我们需要解决和缓解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把集装箱运出码头,解决进口集装箱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港口外大量等待靠泊的船舶。明年这个时候,我希望港口外不会有任何船舶积压。” Seroka附和了这些言论,并表示附加费旨在激发航运界内部的自我改革。 “我绝不是想通过这项修正案为洛杉矶港创造收入。这项修正案的目的是推动行为的改变,将货物运出码头,让空箱和出口货物得以运输。我希望这项计划彻底失败,因为如果我们不收钱,这意味着货物在移动。”他说。 此外,从滞留货物中收取的费用都将重新投资于旨在提高效率、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和解决拥堵影响的项目。

洗衣凝珠技术进展

2021-10-29

   洗衣凝珠是一类近几年来兴起的机洗专用织物清洁产品,因其具有超高浓缩的绿色配方技术、精准便捷的使用方式、时尚炫彩的包装外形等优势,现今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自2014年宝洁公司于国内首推碧浪洗衣凝珠上市以来,国内几大洗涤剂生产商如纳爱斯、浪奇、立白、威莱等也纷纷紧随其后推出了旗下品牌的相应系列凝珠产品。近几年的市场运营数据表明,国内洗衣凝珠品类的销售总额逐年提高,保持了积极良好的市场增长态势。在历经5年的发展之后,洗衣凝珠现今已成为我国洗涤市场中继洗衣皂、洗衣粉、洗衣液之后的全新一代织物清洁产品,它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不仅对推动我国洗涤剂产业的浓缩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代表了如今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向着“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前进。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洗涤剂浓缩化进程和洗衣凝珠的发展概况,以国内市场上几款主流凝珠产品为代表,对当今洗衣凝珠产品的功能卖点、理化性能、应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进而探讨了现今洗衣凝珠发展的技术动向,并对洗衣凝珠市场未来长期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国内外洗涤剂浓缩化进程和洗衣凝珠的发展概况    出于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世界范围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已经率先实现了洗涤剂产品的浓缩化,而我国洗涤剂市场的浓缩化进程仍然相对进展缓慢。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国内浓缩型洗涤剂产品整体占比不到总量的10%,因此,普通型洗涤剂如今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我国洗涤市场的主体,国内洗涤剂的浓缩化进程形势严峻,在整体上依旧还有比较长远的路要走。    就目前而言,制约我国浓缩型洗涤剂发展的障碍不仅仅是受到国内洗涤剂市场整体的原料、配方技术、成本、价格、利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更困难的一个难点在于对我国消费者现有洗涤习惯和洗涤剂量的再培训和再教育。让消费者从早已经习惯的普通型洗涤剂剂量转向浓缩型产品的剂量,并且让消费者从思想和行为上认可并接受此类产品的价值,这种改变过程无疑是需要漫长时间的教育和累积的,而且同样也是困难重重的。    为了解决剂量的这一问题,国内的洗涤剂生产商已经从多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有的企业通过在其产品的包装瓶上加计量泵的方式,一泵8g,宣称可以一泵洗8件衣物,试图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固化消费者心目中浓缩产品的洗涤剂量;而另外的一些企业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先消费者一步思考,将浓缩型洗涤剂直接制作成单剂量的洗涤制剂,一次一片或者一次一颗,简化消费者的使用过程,由此直接绕过剂量这一现实问题。洗衣凝珠产品就属于后者。因此,研发人员早已在洗衣凝珠的开发之初即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实际洗涤习惯和洗涤需求,并据此步步为营,对产品的性能做进一步地改进和提升,力争做出最具竞争力的浓缩型洗涤产品    在国际市场中,洗衣凝珠产品早已得到了普及和广泛使用。数据表明,在欧洲已有超过3000万家庭在使用此类产品,而在美国一年的洗衣凝珠销售量也高达14亿颗。国际市场中凝珠品类的推广成功,一方面受益于国外市场中浓缩类产品的普及程度高、国外同类洗涤产品的价格高、利润空间大、消费者日常的机洗洗涤习惯等等客观条件因素,但从另一方面追根溯源,还是由于洗衣凝珠产品在本身的性能、使用的便捷性、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均做到了让消费者认可的升级与创新,这才是洗衣凝珠类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日趋普及的根本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地被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极大的变化。对我国洗涤行业而言,带来的潜在影响和变革是十分巨大的。比方说,由于人们现今对个人清洁卫生的更加重视,洗澡和洗衣的频率显著增加,由此造成实际衣物的脏度显著降低[3];随着智能家电的普及及其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升级,洗衣机变得越来越功能化、多元化以及智能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机洗的洗涤方式替代传统费时费力的手洗方式,由此潜移默化地也带来了洗涤过程的程序简化;再比如,随着现今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期望产品的档次与质量不断地被提升,并且人们在选择产品时也潜在地产生了更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    以上众多的变革表明,我国如今正处于消费不断变革与升级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愿意为个性化需求买单,并且愿意尝试性能更优的新一代升级产品。这些改变在不断地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我国洗涤剂生产商推广使用洗衣凝珠等新兴产品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因此,自2014年洗衣凝珠入市以来,国内外知名洗涤剂品牌相继推出了旗下的洗衣凝珠产品。在历经数年发展之后,洗衣凝珠现已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并且造就了现今市场日趋火热、快速增长的态势。    2 国内主流洗衣凝珠产品的基本情况    在国内市场中,目前洗衣凝珠品类繁多,线上市场发展尤为繁荣。为了提高数据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文筛选了2017年6款市售(含电商渠道)主流洗衣凝珠产品和2019年8款市售主流洗衣凝珠产品,将其作为市场洗衣凝珠的代表,对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洗衣凝珠市场产品的基本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2.1 洗衣凝珠产品基本信息2017年6款、2019年8款市售凝珠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6款产品的规格均为20~25g/颗,5款为单腔产品,1款为多腔产品,所有的产品均将洁净力作为其最核心的卖点进行宣传。2019年8款产品的规格为8~20g/颗,4款为单腔产品,4款为多腔产品,主卖点在洁净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天然、护衣、护色、除菌、除螨、防异味等功能。对比2017年和2019年的产品信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洗衣    凝珠产品的发展趋势: (1)产品的规格降低,从20g/颗以上降到了以10~15g/颗为主,最低的已经降至8g/颗。 (2)产品形式多样化,从单腔为主,变成了多腔为主,自2018年开始,新上市的产品基本以多腔为主,并且凝珠的形状也更加的多样化、更加美观。 (3)产品功能多样化,从基本的清洁功能,宣称X倍清洁剂力为主,升级为洗护合一,将清洁、护衣、天然等功效卖点融合为一体。    2.2 洗衣凝珠的理化性能指标2017年6款洗衣凝珠产品的基本理化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从数据上看,6款洗衣凝珠的水溶液pH在7~9范围内,碱度较低,与普通洗衣液相当;固含量处于(60±10)%左右;不同产品的去污力差异较大,从对JB02的去污力数据可以看出,6款洗衣凝珠都添加了蛋白酶。    将去污力数据与表1列出的主卖点对比可以看出,去污力与产品宣称的X倍洁净力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如产品1宣称4倍洁净力、产品4宣称2倍洁净力、产品6宣称8倍洁净力,但实际产品1的去污力更高,产品4和产品6的去污力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品牌产品在检测去污力时采用的试验条件、污渍类型、计算方法等条件不同导致的。届时洗衣凝珠的主要卖点集中在X倍洁净力上,厂商们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花费了不少精力在宣称支持上,导致了这一乱象的出现,实际上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3 洗衣凝珠的技术现状  洗衣凝珠是一种由水溶膜包裹的浓缩洗涤剂,这种产品结构决定了其技术受到水溶膜、浓缩洗涤剂、生产设备三方面的影响,因此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下面就这三个部分的技术现状分别进行介绍。    3.1 水溶膜   洗衣凝珠产品的成功开发首先得益于膜材料的技术进步。包裹凝珠内容物的水溶性膜由聚合物制成。水溶膜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性能:一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水溶性,这才能保证凝珠在日常洗涤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分散开;另一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这才能保证包裹了含水内容物的凝珠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稳定性;另外,薄膜还应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合适的强度和揉曲性以利于机械加工。  目前,洗衣凝珠中最常用的水溶膜是聚乙烯醇(PVA)膜,它是以聚乙烯醇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反应而成,在发生反应时通过加入不同的助剂,以制备出满足不同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和水溶性能的产品。聚乙烯醇的物理性质受化学结构、醇解度、聚合度的影响,这些参数以及助剂的组成、膜的厚度直接决定了水溶膜的溶解性能、机械强度等应用性能。一般来说,聚合度增大,成膜后的强度和耐溶剂性提高,但水中溶解性、成膜后伸长率下降。在洗衣凝珠中应用的聚乙烯醇(PVA)的优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75000,醇解度为80%~90%。最常用的水溶膜厚度为75m。目前国内洗衣凝珠使用的水溶膜基本依靠进口,主要是日本和美国的厂商在生产。国内也有厂商在研制生产,但与进口膜相比,国产膜在外观质量、溶解性、耐老化性、加工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水溶膜,在外观、溶解性、加工性等方面差异很大,比较快速高效的开发方法是,首先选择满足生产设备加工要求的水溶膜,再与配方进行相容性测试,从而挑选出相容性好的配方和膜。    3.2 浓缩洗涤剂  洗衣凝珠里面包裹的内容物,根据凝珠的形式不同,可以包裹多种形态的内容物,如液体、粉体甚至块状洗涤剂。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最常见的是包裹液体洗涤剂,即浓缩洗衣液。受水溶膜对水耐受性的影响,浓缩洗衣液的含水量都很低,普遍在15%以下,其他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固含量以50%~75%为主,因此,浓缩化程度很高。为了达到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对配方的要求较高。在洗衣凝珠中浓缩洗衣液里常用的成分有以下几种。   3.2.1 表面活性剂  洗衣液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盐(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脂肪酸盐,在凝珠里仍然可以使用。除了这些常规表面活性剂之外,还有几种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使用,主要有: 异构醇醚异构醇聚醚的亲油基团是带有支链的脂肪醇,相对于直链醇来说,凝固点低,表面张力低,渗透力强,在水中扩散速度快,高浓度不易形成凝胶,这些性质决定了其非常适合配制浓缩洗衣液。因碳链组成、聚醚组成、分子量等多种参数可以调节制成不同的异构醇醚,市面上有多种成熟的产品可供选择,例如巴斯夫的XP系列,XL系列,TO系列等。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FMEE来源于天然油酯衍生物脂肪酸甲酯,工业上主要通过脂肪酸甲酯的插入式乙氧基化反应一步法直接合成,属于低泡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MEE本身具有优秀的钙皂分散性、硬水去污性能、去油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较窄的凝胶区(45%~50%、75%~95%),因而适合应用在浓缩洗衣液中。目前,国际上日本狮王已有宣称应用此原料的浓缩产品在售,国内也有少量产品在应用。 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SOE)                                                                                                                                                                                                                                                         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SOE)是一类新型的以天然油脂为原料改性得到的新型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秀的表面活性和生物降解性、无毒、低刺激,低泡,对油脂具有优秀的乳化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抗冻性能,同时还具有较AEO-9相当的去污能力,更具有无凝胶区的特点,可以与水任意比混合不产生凝胶,易配置超高浓缩液体洗涤剂。因此,SOE在浓缩类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烷基糖苷(APG)       APG是一类完全来源天然、绿色可持续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没有浊点,还具有优秀的乳化、发泡性能、良好的配伍性,且无毒、低刺激,具有优秀的生物降解性等特性,因此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目前,APG已被广泛应用在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等各类清洁类产品的配方中,而在浓缩型产品中,APG也应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3.2.2 稳定剂   此处所说的稳定剂涵盖有机溶剂和助溶剂,其中有机溶剂诸如乙醇、丙二醇、二丙二醇正丁醚、乙氧基化苯甲醇等;助溶剂一般为短链烷基苯磺酸盐,如对甲苯磺酸钠、异丙苯磺酸钠等。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表面活性剂凝胶化,通过加入增溶剂改变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态,使其由液晶相转变成更易流动、更易溶解的球状或棒状胶束。由于稳定剂会对水溶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其用量和种类是需要控制的,需根据所选择的的水溶膜,做相容性测试进行筛选。    3.2.3 功效助剂  一些洗衣液中常用的功效助剂,如螯合剂、抗再沉积剂、酶制剂、荧光增白剂、防腐剂、色素、香精,在洗衣凝珠中也是可以添加的,但同样地,需根据其与膜的相容性测试结果进行筛选,不能简单地拿来使用。例如一些常用的色素,因为分子太小,可能会透过水溶膜,在膜的表面析出;一些防腐剂会对膜造成损伤,导致膜变色或容易破漏;香精的选择也很重要,有的香精容易变色透过水溶膜。   3.2.4 去离子水   在洗衣凝珠中,洗衣液的含水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水溶膜对水的耐受性有限,过多的水会导致膜变软,过少的水又会导致膜变硬变脆。因此在设计洗衣凝珠配方时,需要对配方中的水含量进行控制,现有产品一般控制在8%~14%。 此外,在洗衣凝珠配方开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洗涤剂与水溶膜的相容性,除考虑外观的变化外,还需要关注膜的溶解性变化,不合适的配方会导致膜的溶解性大幅度降低,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3.2.5 洗衣凝珠的基础配方组成表3给出了市场上洗衣凝珠的常见基础配方组成。    3.3 生产设备   洗衣凝珠的生产设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洗涤剂的生产设备,一个是水溶膜包裹洗涤剂的设备。普通洗涤剂的生产设备一般可以满足洗衣凝珠内容物的生产要求,而水溶膜包裹洗涤剂的设备,与传统洗涤剂包装设备完全不同,其工作原理大致为:将一层水溶膜作为底膜,通过抽真空将其吸入适当的模具中,贴合到模具上,往其中注入所需量的内容物,再将另一层水溶膜作为上膜,在底膜与上膜封口处做加热处理或润湿处理,并通过加压进行密封处理,从而得到包裹好的整片洗衣凝珠,再切割为单颗的洗衣凝珠。比较常见的设备有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种,封膜技术也有热封和水封两种,一般情况下滚筒式的效率较高,水封技术生产的凝珠比热封的溶解性更好。   目前国内仅有广东和浙江几个厂家可以生产此类设备,部分凝珠生产厂家采用的是进口设备,进口设备在稳定性、生产效率、废品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价格也比较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且由于洗衣凝珠的产销量还不足以支撑购买设备,因此,大部分洗衣凝珠的生产厂商目前都是通过代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自己没有配备生产线。 除了正式的生产设备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实验室用包装设备,用于包裹产品以进行相容性测试、水溶性测试等,其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目前仅国外有一家可以供货,国内未见公开报道,纳爱斯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制作,开发出了洗衣凝珠实验用包装设备,可以满足研发过程需要。   4 关于洗衣凝珠产品推广和发展的建议   关于如何推进我国洗衣凝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以下建议: 相关行业一起共同推进洗衣凝珠技术的发展,水溶膜生产厂家、洗涤剂生产商以及洗衣凝珠包装设备商,一起对凝珠技术进行创新、升级功能、降低成本,以提升凝珠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份额。 凝珠产品的开发在注重形式、规格、功效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同时,要强化产品的安全性设计。在国外曾多次发生了儿童误食或眼/皮肤暴露等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国内需引以为戒。随着国内凝珠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洗衣凝珠有单颗越来越小、越来越美观的趋势,更易被幼儿当做玩具、更易被吞食,需在包装、标识、产品设计等多方面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消费者安全。 各生产商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应当更注重产品的质量,积极自觉地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推动洗衣凝珠标准的建立进程,共同维护市场的规范性。 全行业共同加强推广洗衣凝珠优势和意义的公众宣传,让消费者实际感受到洗衣凝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性,以及洗衣凝珠产品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对凝珠类浓缩型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度,促进洗衣凝珠市场的发展。    5 结语洗涤剂的浓缩化对我国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洗衣凝珠作为现今一大类新兴的浓缩型洗涤产品,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市场行情日趋火爆,因此,它的进一步推广或许是推动我国洗涤剂浓缩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契机。  

2020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原料及产品统计分析(Ⅲ)

2021-06-18

2.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氧基化在非离子产品中占比较高,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其中关于减水剂大单体归属非离子品类目前还没有专门定义,根据第三方数据,2020年国内减水剂大单体产量在160万t~180万t。对于大多数大单体企业而言,均可以完成典型烷氧基化非离子产品的生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单一的烷氧基化装置的开工和负荷。 由于产品种类较多,生产调节比较灵活,致使国内非离子生产比较分散,一定程度影响下游行业原料品质和使用性能,核心设备的差异化、原料来源多样性、市场布局的差异化,最终结果就是下游行业对上游供应,根据现有数据分析,排名前五的企业烷氧基化非离子产量合计占比不到40%,分散格局下,主要装置生命耐压能力较弱,单一产品生存困难,基于以上问题,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烷氧基化非离子企业均配套成熟的产业链,包括配套环氧乙烷、脂肪醇等自主供应等。 图表7为2020年表委会统计非离子及聚醚系列产品的产销数据,全年产销量分别为186.2万t和185.1万t。规模以上企业脂肪醇醚产销量分别为64.8万t 和64.1万t,其中低EO聚合数脂肪醇醚AEO2+3产销量分别为46.2万t 和45.5万t(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中等EO聚合数脂肪醇醚AEO7+9产销量均为7.5万t(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其他AEO系列产品(除2、3、7、9之外的AEO)产销量分别为11.1万t 和11.1万t。包括烷基酚醚、多元醇酯、烷醇酰胺、APG等在内的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销量分别为22.9万t和22.4万t(表7)。   表7 2020年中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产销情况 烷基糖苷作为非离子主要品种,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十三五”期间,项目扩产下产能过剩逐步凸显,但是行业对于高品质和特殊烷基糖苷的产业缺乏认知,尤其是一些高性能异构烷基糖苷等。 烷基糖苷作为近几年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主流产品之一,性能和市场引起下游行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其在泡沫、润湿、乳化、渗透等功能因结构差异可调节性,成为家居清洁、个人护理用品及工业助剂的高性价产品;一个产品短期膨胀发展,也面临一下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同质化同类产品产能过剩,品质差异化等等,成为制约烷基糖苷发展的首要瓶颈。截止到2020年底,国内烷基糖苷产能规模超过15万t,但是真正做到化妆品、多品类企业少之又少。 同时,烷基糖苷的下游配方开发和技术技术提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和消费者对其接受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够实现重大突破。 市场方面,由于非离子产品上游原料多以油脂化学品为主,包括硬脂酸、月桂酸和脂肪醇在内的主要原料价格走势直接影响非离子价格,尤其是对脂肪醇醚影响更加直接,图3-图4为2020年国内脂肪醇及其脂肪醇醚AEO9的价格走势。 2020年国内主流脂肪醇价格变动幅度72.84%,从8100元/t跳涨至年底的14000元/t,对应AEO9价格从8400元/t涨至26.79%,吻合性存在差异,主要受环氧价格的综合因素影响,相比之下,脂肪醇对低EO数脂肪醇醚影响更加明显,不完全统计,AEO2+3价格从最低的7900元/t涨至年底的13550元/t,涨幅超过了71.52%%。 图3 2020年国内华东市场脂肪醇价格走势 图4 2020年国内华东地区非离子AEO9价格走势   2.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020年,中国洗协表委会统计国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主要集中在脂肪胺盐类、烷基季铵盐和酯基季铵盐等几大类,国内阳离子生产或自己配套完整的脂肪叔胺进行下游加工,或通过自己原料对外OEM,其中山东成为国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和OEM主要基地。 从企业性质来看,规模以上装置还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包括索尔维(张家港)精细化工和赢创投资的酯基季铵盐项目,产能在13万t左右,丰益油脂配套2.0脂肪叔胺装置,对外以OEM或外销供应阳离子产品;对比之下,国内阳离子企业在山东呈现多点布局,包括山东派尼新材料、淄博腾辉油脂、山东富斯特、无棣欣广等,本土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均以自主脂肪叔胺供应为主。 其他脂肪胺盐型阳离子(高级脂肪铵盐和低级脂肪铵盐)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下游行业应用集中在工业领域,包括矿物复选剂、花费防结块剂等。 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合计14.77万t,销量15.09万t,受新冠疫情影响,季铵盐类消杀产量增幅较大,较2019年同比增长15.8%和16.2%。 细分产品,烷基季铵盐产量为10.4万t,其他类4.3万t,以酯基季铵盐和脂肪胺盐为主。 目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展方向以改性和替代性产品开发为主,尤其是传统单烷基季铵盐、苄基季铵盐替代性开发,双烷基季铵盐和改性季铵盐市场有待提升,尤其在民用消杀和工业助剂应用潜力较大。 2.4 两性及其类表面活性剂 2020年,中国洗协表委会统计的国内两性表面活性剂产品主要为甜菜碱型、氧化胺型以及氨基酸型等三大类,主要生产企业有广州天赐、浙江传化、长沙普济、浙江赞宇和四川花语等厂家。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两性表面活性剂产销量分别为16.9万t和16.6万t。 从产品市场来看,甜菜碱、氧化胺和氨基酸占比较大,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甜菜碱产量9.0万t,销量8.9万t,氧化胺产销量约合4.5万t,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产销量在3万t左右。 从产品性能上来看,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本身性能表现优越,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以酰氯为原料的工艺生产下的有毒有害成分残留以及产品色泽改善等,在应用方面对其提出更高要求。 ● 结语 2020年,整个表面活性剂行业表现积极,行业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同时市场短期面临中国机遇和挑战: 1)卫生事件给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市场需求增速加快,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尤其是消杀类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2)多功能、高效产品开发是在必行,尤其是一些同时具备乳化、润湿、渗透功能的产品需求加大,诸如异构醇衍生的醇醚和糖苷衍生物市场表现积极; 3)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再一次敲响警钟,安全生产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智能化和经营管理在未来提升新台阶; 4)传统主流产品依然作为主要市场主角,表现积极,尤其是低价原油给烷基苯衍生表面活性剂诸如强心剂,市场表现依然坚固,相比之下,油脂化学品发展影响因素较多,市场波动较为频繁; 5)行业发展整合和落后产能淘汰迫在眉睫,“十四五”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2020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原料及产品统计分析(Ⅱ)

2021-06-18

1.4 环氧乙烷 目前,国内环氧乙烷下游用量主要集中在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比分别达到45%和20%,包括乙醇胺、聚乙二醇、乙二醇醚、氯化胆碱和聚醚在内的其他产品消化占比合计35%。国内环氧乙烷生产一般和乙二醇进行联产进行市场定向调节,有效降低因原料或下游行业市场行情引起的行业运行风险。 截至2020年,中国有环氧乙烷生产企业30余家,合计产能接近550万t,较2019年同比增长14.4%,从地区来看,华东地区产能分布57%,华南16%,东北15%,其他地区合计12%。排名前十EO企业有三江化工、茂名石化、上海石化、扬州奥克、辽阳石化、扬子石化、江苏斯尔邦、武汉石化、四川石化和泰兴金燕。 2020年,国内EO产量合计410万t,同比增长11%,排名前十企业产量合计225.6万t,占比55.02%,从下游行业应用占比来看,2020年减水剂大单体占比61%,消化量250万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比21%,消化量86万t,包括氯化胆碱、乙醇胺和聚乙二醇等在内的其他产品消化占比74万t。2016年—2020年国内环氧乙烷主要下游产品消化EO占比统计见图2。   图2 国内环氧乙烷下游产品消化EO占比趋势 从2016年—2020年环氧乙烷走势来看,2020年国内产品价格处于历史较低价位运行,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对外报价基本平稳,第一季度报价维持在7600元/t,第二季度初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明朗,价格快速下跌至6000以下,下半年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EO市场需求也上升,价格回归正常,年底报价接近8000元/t。随着国内经济快速恢复,2021年国内EO消化同比增长,市场报价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国内环氧乙烷布局的日益完善,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的竞争趋于平缓,从产业性质来看,目前民营企业市场占比逐步凸显,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国有企业EO近几年未见较大项目投产。“十三五”期间,以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的乙二醇项目推进EO产能释放明显,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煤制烯烃下的EO产业变得日益成熟。 1.5 天然油脂 国内天然油脂应用主要分为食用油脂和工业油脂,椰子油和棕榈仁油等作为主要工业油脂原料,国内全部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油脂化学品及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全球以棕榈油、棕榈仁油和椰子油为代表的主要工业油脂产出比较集中,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国内进口棕榈仁油74.24万t,较2019年同比减少,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包括仁油产出管理和进出口贸易收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船舶等无法及时到岸,市场紧缺,表现国内棕榈仁油价格从年初连续上涨,从2020年初的6000元/t上涨到年底的10000元/t,全年涨幅达到66.67%。 因为椰子油碳链分布更实用工业油脂原料,目前国内进口量不及棕榈仁油,2020年,进口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在16万t左右。 棕榈油大部分用于食用油脂,工业油脂占比15%左右,2020年国内进口棕榈油量466万t,同样受新冠疫情影响,较2019年的561万t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6.93%,见表3。 表3 2015年—2020年国内主要工业油脂进口数据统计 1.6 甘油 甘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油脂加工副产物,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 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可作合成原料或直接使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表面活性剂、烟草、炸药、璃纸、纺织印染业、造纸工业、橡胶工业等。表委会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精制甘油产量为22.84万t,销量为21.17万t,分别较2019年同比增长34.9%和23.15%。 根据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甘油产量72.4万t,与2019年基本持平,相比之下,2020年国内甘油进口量增长19.71%,增至41.9万t,全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14.3万t(表4所示)。 表4 2016年—2020年国内甘油产销数据统计     产品与市场 2020年表委会统计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分为四大类: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及其他类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以磺化和硫酸化系列产品为主,涵盖羧酸盐、磷酸酯和硫酸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以烷氧基化产品为主,包括聚醚、脂肪醇醚、脂肪胺醚以及烷醇酰胺和烷基糖苷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以酯基季铵盐和烷基季铵盐产品为主;两性及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碱、氧化胺和咪唑啉等。整体来看,统计工作细分产品共计22种。 2020年表委会统计规模以上企业产销数据,产量累计369.6万t,销量362.4万t,较2019年340.8和336.7分别同比增长8.45%和7.63%,新冠疫情对表面活性剂生产和市场整体上看,有积极的一面,虽然短期疫情下原料进口、生产和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但在卫生事件下,行业下游行业需求呈现两位数增长,个人及家居清洁产品的消费量提升,积极推进行业对表面活性剂的市场需求量,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国内表面活性剂主要企业产销量分别实现18.5%的同比增长,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年底,主要产品价格也在市场推动下,下半年呈现连续上升趋势。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 目前国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还是以磺化产品为主,包括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硫酸盐、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磺化产品产量占比超过95%。磺化设备国产和磺化工艺日益成熟,为行业低成本、高品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0年洗协表委会统计规模以上企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产销量分别为151.7万t和145.6万t,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0.68%和18.25%(表5所示)。 表5 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销数据统计   细分产品,AES系列当年产销量分别为64.6万t和63.3万t,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22.58%和19.66%;LAS系列产销量分别为68.8万t和64.5万t,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7.00%和15.55%。市场需求方面,阴离子还是以LAS和AES为主,由于天然油脂原料在疫情下进口受阻,2020年烷基苯磺酸市场表现比较积极,产销量超过AES,另外一个因素,有国外报道LAS对新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LAB和LAS在2020年市场出现倒挂现象,LAB有相当量进口。 2020年国内AS、AOS以及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计产销量分别为18.3万t和17.7万t,产品为不完全统计。根据行业生产企业预估,2020年除LAS和AES之外的其他阴离子产品市场容量应该接近30万t,磷酸酯等其他系列产品目前以5000吨级规模为主,生产企业有十余家,年产出8万t~10万t。 目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和销售表现出极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垄断性市场特征,主要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表6 为2020年国内排名前五阴离子生产企业产销数据统计。 2020年国内排名前五的阴离子企业产出累计116万t,占当年总产出的76.5%,销量累计114万t,占全年销量的78.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AES产量累计53.78万t,LAS产量累计52.63万t,两种产品产品产出基本相当。 表6 2020年国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企业产销数据统计   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爆发,整个制造业几乎停滞,一定程度上影响表面活性剂采购和市场需求,上游原料脂肪醇价格维持10000元/t以下,AES作为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受其影响较为明显,第二季度AES最低接近5600元/t。到2020年十月开始,随着疫情控制以及全球市场需求增长,中国市场出现快速上扬,年底AES价格逼近8000元/t,这和100活性物,价格达到11000元/t。年度最大涨幅达到33.04%,2021年,受上游油脂化学品价格影响,AES继续走高,2021年第一季度价格逼近8200元/t。 对比之下,2020年LAS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第二季度最低价格8200元/t,由于部分烷基苯生产事故影响,加上疫情下原料需求加大,国内烷基苯及其烷基苯磺酸首次出现倒挂现象,2020年烷基苯有部分进口。 2020年国内清洁产品市场容量增加,推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需求加大,第三和第四季度价格连续上扬,截止到2020年底,价格涨至12150元/t,年度最大涨幅达到48.2%,高于AES 33.04%涨幅比例。   

2020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原料及产品统计分析(Ⅰ)

2021-06-18

2020年是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行业“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这一年,国内外经济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全球原油价格激烈波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更加凸显,尤其是美国金融、社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众多不确定因素,这一切极大的影响了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看,新冠疫情下表面活性剂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新冠疫情下的消杀清洁给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当年家居清洁及个人护理用品行业对表面活性剂市场需求呈现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同期呈现积极态势; 2)相比之下,工业制造业对其需求呈现短期大幅萎缩,尤其是上半年纺织印染行业、农药生产、油漆涂料等工业领域呈现两位数的负增长,虽然下半年工业领域有所恢复,全年来看,工业需求表面活性剂呈现较大负增长; 3)疫情期间对油脂产出国、海关贸易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表面活性剂的平稳发展,进口原料货船到港延迟,短期原料短缺,包括椰子油、棕榈仁油等价格连续上涨,加大主要表面活性剂生产成本; 4)国家对环境和安全监管更加严格,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限制生产或淘汰出局,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原料供应出现短缺,行业产品价格波动激烈。 整体来看,我国疫情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使得表面活性剂行业产销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相反,在洗涤和消杀产品需求增长带动下,主要企业开工和市场供应情况呈现积极一面。 2020年中国洗协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统计产品及原料生产企业共计63家,统计基数与2019年持平。其中,原料生产企业统计数量为21家,统计原料品种包括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甘油、环氧乙烷等,全年原料累计产量为256万t,较2019年279万t同比减少8.24%,全年销量243万t,较2019年的256万t同比减少5.08%,分析其原因,主要因新冠疫情、生产安全事故影响原料供应,其中烷基苯产出较2019年出现较大萎缩。 产品方面,表委会共计统计生产企业合计52家,当年产品总产量合计370万t,较2019年的349万t同比增长6.02%,全年销量累计365万t,较2019年的345万t同比增长5.80%。从细分产品来看,2020年民用表面活性剂需求呈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8.5%,工业领域需求呈现负增长,同比-6.5%。   主要原料 国内表面活性剂原料来源以石油深加工产品和天然油脂化学品为主,石油产品包括烷基苯、环氧乙烷、乙醇胺、合成醇等;天然油脂化学品主要包括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和甘油等。当年表委会统计行业原料包括:烷基苯、脂肪醇、脂肪酸和甘油等。全年原料产量累计256万t,烷基苯、脂肪酸和脂肪醇分别占比23.14%,46.68%和13.29%(图1所示),成为目前国内主要表面活性剂原料品种,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年主要原料市场走势呈现前低后高趋势,尤其LAB供货紧张,LAS价格创历史高位。 图1 2020年统计主要原料产量占比统计 1.1 烷基苯 烷基苯作为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主要原料之一,2020年国内烷基苯因新冠疫情和生产事故等因素,产销量较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表委会统计烷基苯生产企业5家,包括金陵石化烷基苯厂、金桐石化、江苏金桐、抚顺洗化厂和琪优势(太仓)化工。2020年烷基苯总产量59.2万t,销量为56.9万t,较2019年的67.9万t和64.2万t分别同比减少12.8%和减少11.3%。 表1为2019年和2020年国内烷基苯企业产量统计。 表1 2019年—2020年国内烷基苯企业产量数据统计 目前统计五家烷基苯生产企业均以原油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安德力采用煤制油精细加工a-烯烃制备烷基苯,项目规划产能12万t,但目前在大规模生产前期还需技术突破,年产量不到5万t。煤制油中间加工烯烃用于烷基苯生产最大瓶颈是含氧化合物比例高于石蜡脱氢,含氧过高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剂寿命,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脱氧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但原料成本也加大了,整体来看,煤深加工制备烷基苯还需以成熟技术和稳定原料为基础。 1.2 脂肪醇 脂肪醇处于行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原料棕榈仁油、椰子油完全依赖进口,且货源十分集中,在产业链中具有极强的话语权,其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决定脂肪醇及下游表面活性剂市场走势。过去五年,脂肪醇进口货连续多年占比50%,整体来看进口趋势逐年增长。2020 年受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疫情对海外装置生产、运输和出口贸易带来影响,加上国内脂肪醇闲置产能重新复产,进口货源有所减少,当年进口量合计36万t,较2019年同比减少7.7%。 截止2020年,国内天然脂肪醇生产企业合计6家,浙江嘉化能源化工、德源(中国)高科、沙索(中国)化学、江苏盛泰科技、辽宁圣德华星和浙江恒翔化工,总产能超过63.5万t,2020年表委会统计脂肪醇产量40.1万t,其中天然脂肪醇36.8万t,合成异构醇3.3万t(扬巴公司异构醇产出),全年天然脂肪醇表观消费量为76万t。表2给出2016年—2020年国内脂肪醇生产、进口量和表观消费量。 表2 2016年—2020年国内脂肪醇产出、进口和消费统计 2020年原华兴集团经过重组,脂肪醇部分装置重新开车,释放8万t产能,产品以自消为主,主要用于乙氧基化原料供应,从原料到产品,一定程度上填补部分国内市场空白,同时公司积极配套5万t脂肪胺装置,预期2021年装置会全部释放。 2020 年国内脂肪醇货源贸易集中在江苏省和浙江省,两个地区的供应量占全国总供应量的90%以上。消费地区主要为华东,占比60%以上,其他地区占比40%左右。海关方面,2016-2020 年,脂肪醇进口量保持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在7%,分析原因可能与国内市场增长、及国外产能不断释放下进口货源价格优势。2020 年,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以及部分供应计划外取消,进口货源相对2019 年出现8%的降低。天然脂肪醇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沙特、菲律宾和印度等。从2020 年的进口区域可以看出,华东和华南地区仍然是脂肪醇的主要进口地区,上海、广东和江苏等三个地区的进口占比达到78%。一般贸易产品超过70%。 国内主要脂肪醇产品市场行情与进口棕榈仁油价格密切相关。原料与脂肪醇产品市场走势相关性极高,达到90%,基本没有滞后周期,最长也就在一周左右,所以企业更多关注原料行情给表面活性剂行业带来的影响。 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脂肪醇价格基本维持在过去五年行业低谷,国内中碳醇产品价格维持在8000元/t上下。2020年6月,中国洗协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代表在对外油脂报告当中提前对外做了风险预测,释放2020年下半年脂肪醇市场利好信号,成功预测10月价格超过10000元/t,从宏观经济走向和行业发展来看,下游行业企业在预警之后,基本完成2021年第一季度原料或产品库存,极大降低行业因原料上涨的运行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从全年走势来看,年底收盘价高于上半年50%,达到15000元/t,当年国内产品价格与国外或尽快椰子油、棕榈仁油走势密不可分,从历史数据来看,国际当棕榈仁油突破1450美元/t,国内主要脂肪醇产品市场突破18000元/t概率大增,所以,从目前形势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末会预测达到,建议原料企业按需采购,做好风险预控。 1.3 脂肪酸 脂肪酸作为表面活性剂主要原料,主要用于脂肪酸盐皂类产品、脂肪酸酯类、脂肪酸多元醇、烷醇酰胺等表面活性剂的生产。2020年国内脂肪酸(包括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主要品种)有效产能接近300万t,80%集中在华东浙江沪等地区。中国洗协表委会脂肪酸统计产品主要包括:硬脂酸、油酸、月桂酸及皂粒等。 中国洗协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数据统计,规模以上企业,2020年国内脂肪酸总产量为119.5万t,总销量111.9万t。产品方面,硬脂酸产销量分别为42.5万t和40.7万t,油酸产销量分别为1.0万t和7.1万t,造粒产销19.2万t和21.7万t,包括月桂酸、棕榈酸、棉油酸等在内的其他产品产销数据为56.8万t和42.3万t。由于脂肪酸种类较多,目前表委会秘书处对其产品统计因企业存在不确定因素,此数据仅作为参考。从企业数据来看,丰益油脂和泰柯棕化作为国内脂肪酸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比合计超过60%。

万淇股份春节放假通知

2021-02-05

鼠往牛来,牛转乾坤,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万淇股份恭祝大家牛年得牛财,走牛运,获牛劲。牛年春节快乐!

2021,元旦快乐

2021-02-05

2020年带着无尽的遗憾, 无论你是否甘心她都远去了, 2021年携卷无限的期待, 不管你能否接受她都到来了。 人生可以掌管万千, 却不能阻挡时间的流逝, 润物无声的春雨去了又来, 向南飞的鸿雁一年又一年。 更始改元的“元旦” 不管你愿不愿意 它都会如期准时而至。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 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在这初始之日, 除了送去新年的祝福 我还能做什么呢? 如果不能, 我就祝福你2021的三百六十五天 分分快乐乐开怀 时时幸福福临门 日日来财财满仓 在新的一年, 祝您有希望,有期望,有方向,有奋斗的目标 未来可期, 不能阻挡时间的流逝 那就永敢的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

分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