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升6% 领涨商品!棕榈油上攻动能能否持续?
2023-06-17
近期,国内外植物油上行动能强劲。昨日,在隔夜美元走弱的影响下,大宗商品整体偏强,国内油脂油料板块表现亮眼,其中,棕榈油主力合约2309上涨6%,领涨商品市场,创下一个月新高,豆油及菜油涨幅均在4%左右,同样创下阶段新高。 事实上,从6月初开始,油脂盘面自低位强势反弹。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驱动油脂价格上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宏观层面,基本面并无明显的利多驱动,市场普遍关注的厄尔尼诺现象下可能导致干旱减产仍处于预期阶段,谈实质影响还为时尚早。 “周五棕榈油盘面的大幅上行,主要受由宏观主导的情绪性反弹的影响。前期,盘面在权衡美联储6月份暂停加息以及未来可能继续加息的预期中振荡上行;目前,宏观密集的利空基本告一段落,面对未来近一个月的宏观真空期,空头减仓导致包括油脂在内的大宗商品整体反弹,油脂被动跟随市场整体走势。”中泰期货研究所油脂油料分析师巩力赫表示。 据新湖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陈燕杰介绍,周四晚间,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25个基点,为22年最高。同时表示将确保欧元区关键利率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以实现通胀率回落到2%的中期目标。当晚欧元兑美元创下五周新高,美元指数大幅走弱,国际大宗商品普遍偏强。 此外,陈燕杰表示,美联储暂停一次加息对国内资产也有着间接的利多作用。“尽管近期国内央行接连下调OMO以及MLF利率,后续大概率也将下调LPR利率。但在国内地产链条偏弱的背景下,国内资产依旧在定性政策预期的博弈,关注后续能否有地产等相关政策出台。”她说。 基本面方面,USDA干旱报告显示,截至6月13日,约51%的美国大豆种植区域受到干旱影响,较前一周进一步扩大。 “综合来看,美元走弱、天气市预期加强、NOPA5月大豆压榨及豆油库存数据较预期偏多,CBOT大豆及豆油均大幅走强,CBOT豆油涨5%,多重因素叠加,直接导致昨日国内油粕板块高开大涨,并领涨国内商品市场,棕榈油主力合约2309盘中一度上涨超6%。”陈燕杰说。 在陈燕杰看来,近期国内外植物油盘面上涨热情虽高,但利多主要源自国内外宏观利多预期、美豆天气市预期及美国生物柴油行业间接潜在利多,并没有来自供需现实的明显利多支撑。她进一步解释说,去年6月大跌后,目前国内油脂价格已经处于历史价格区间偏下水平。在厄尔尼诺中长期潜在利多棕榈油的预期下,部分资金可能尝试在油脂上“抢跑”做多,近期的市场环境中做多热情增加,也助推了油脂的反弹行情。 “我们注意到,在这波上涨中,油脂基本面整体表现相对平淡。MPOB报告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5月份产量超市场预期对行情带来压力,6月1—15日高频出口数据显示出口环比下滑也令盘面持续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另外。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市场对马来西亚的沙巴州以及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干旱情况有所担忧。一般来讲,厄尔尼诺通常在春夏形成,并在冬季到达顶峰,而当前的厄尔尼诺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强度较弱,干燥天气是否会持续并对作物产量造成影响,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巩力赫说。 从东南亚主产区情况来看,陈燕杰介绍说,3—10月进入棕榈油季节性增产季,当前气候特征呈现一定的厄尔尼诺迹象,4月至今东南亚棕榈油产区降雨偏少,但这一条件中短期利好产地产量的季节性回升。从马来西亚及印尼近期棕榈油产量及出口趋势看,中期产地将继续增产增库。 “短期油脂的反弹我们仍定义为国内外货币及宏观政策利多背景下,北半球油籽天气市助推的反弹行情。厄尔尼诺对美国中西部夏季气候的影响不及冬季典型,在美豆新作产量预计增量有限背景下,美豆天气市交易仍将持续。”陈燕杰认为,当前油脂反弹的主要驱动是供给端。无论是美豆的天气市,还是厄尔尼诺背景下未来棕榈油产地的减产预期,都是出于对油脂油料新作供给量不及预期的担忧。 陈燕杰表示,虽然今年下半年全球气候呈现厄尔尼诺的概率较大,但从干旱出现到产量的减少,通常有8—12月的滞后期。因此,厄尔尼诺导致的可能干旱对棕榈油产量的影响需到明年一季度至二季度才有所兑现。市场仍需关注后期厄尔尼诺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的干旱情况。 对于未来行情来说,巩力赫表示,在关注宏观市场情绪改善情况的同时,需要关注EPA在下周公布的生物柴油掺混最终方案的兑现情况。另外,对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强度及产区降雨需持续保持关注。
欧盟“碳关税”来了!中国企业必须知道这六大核心问题
2023-05-08
近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欧盟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可以说“正式通过”了。 由于欧盟CBAM的征收场景是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环节,因此,欧盟CBAM又被大众称为“碳关税”,欧盟也被称作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 欧盟“碳关税”的实施,其影响不仅在被纳入征收范围的行业,更波及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本文将细述欧盟CBAM的出炉过程和中国企业必须知道的几大核心问题。 欧盟CBAM是什么? 欧盟CBAM是指欧盟即将推出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该机制旨在将进口到欧盟的产品的碳排放负担纳入考虑,以推动全球减排和环保制造业的转型。具体来说,欧盟CBAM是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环节中,欧盟针对碳排放水平较高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费用或配额,将涵盖铁、钢、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 据悉,欧盟CBAM是欧盟“绿色新政”战略的核心内容,旨在解决碳市场机制下可能存在的“碳泄漏”问题。欧盟认为,如果一些公司将总部设在欧盟,同时将高碳排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气候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或者一旦欧盟地区流通的商品被高碳排进口产品所替代,就会发生“碳泄漏”。 欧盟CBAM如何征收? 据悉,欧盟CBAM实施细则会在今年10月1日前发布,但从欧盟目前通过的法规版内容可以看出清缴方式和大致流程: 清缴方式: CBAM费用清缴由欧盟设立统一的执行机构负责。欧盟进口商需向该执行机构申请获得CBAM征收范围内产品的进口申报资格,经批准后成为“授权申报人”(注册进口商)才能进口相关产品。每一个注册进口商将在CBAM管理系统中拥有一个独立账户。 在清缴时间节点方面,CBAM并非在产品进口环节逐笔征收,而是在第二年的1-5月期间统一结算。 具体流程如下: (1) 申报清缴。在每年5月31日前,进口商需向CBAM执行机构申报上一自然年度其进口产品中所含碳排放量,以及将要缴纳的与上述排放量相对应的CBAM电子凭证(即CBAM证书)数量。一张CBAM证书对应1吨碳排放量; (2) 回购注销。年度清缴完成后,CBAM执行机构应回购进口商账户上多余的CBAM证书,回购价格为进口商购买时的支付价格,回购数量上限为进口商在上一年度购买CBAM证书总数的10%。若回购后,进口商账户上仍有多余证书,则由CBAM执行机构在7月31日前清零; (3) 处罚方式。若未完成CBAM履约或伪造数据,则进口商(即申报人)将受到处罚,需补足未交的CBAM证书,且根据上一年度CBAM证书平均价格的3倍缴纳罚款; (4) 二次交易。目前,CBAM证书是否可以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暂不确定。 计算方式: CBAM税费=CBAM税率×碳排放量=(EU ETS碳价-出口国碳价)×(产品碳排放量-欧盟同类产品企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额度) 其中: EU ETS碳价:为上一周现货拍卖平均结算价 碳排放量:包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全氟化物三种排放 欧盟CBAM如何影响中国碳价? 据悉,我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其实难以有效应对CBAM带来的挑战和潜在风险。欧盟CBAM逐渐生效带来的压力,会倒逼国内加速企业低碳转型,并对碳价造成影响。 关于欧盟CBAM对碳价的影响,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采访了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碳资产联合发展中心副主任邵先辉。邵先辉表示,碳价对应全球碳资产(配额资产+自愿减排资产)的总价值,碳关税强制增加了纳入碳市场交易的碳排放量,理论上来讲会适度降低欧盟碳市场的碳价,但也会提升其他碳市场的碳价水平,最终促进全球各碳市场间的价格平衡。从全球碳市场的角度,欧盟碳关税对推动全球碳市场联动是有益处的,也能刺激我国碳市场发展和成熟。邵先辉列举了六点欧盟CBAM对我国碳市场的中短期影响: 1、全国配额市场会加快高排行业如钢铁、水泥、铝、化肥等行业的纳入速度; 2、今年开放的全国自愿减排CCER市场将迎来井喷,非控排企业会纷纷试水,参与交易; 3、全国市场及地方试点市场的碳价会逐步回暖,但在宏观控制下,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4、首批受碳关税影响的企业会加大减排力度,推动新技术相关减排方法学的开发和应用,从而增加CCER市场期货交易量; 5、加快推动香港、海南等地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建设与开放; 6、促进国内减排项目参与国际开发与跨境交易。 欧盟CBAM如何让世界贸易格局“重新洗牌”? 尽管欧盟领导人表示,欧盟CBAM针对的是企业,而非国家,并强调欧盟希望在碳定价方面与其他国家政府尽可能展开广泛的合作。欧盟经济专员保罗·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也称欧盟CBAM是“一种环境政策工具,并非税收、关税工具,它符合国际贸易的规则”。然而,一些国际欧盟外国家并不买账,认为其颁布就是一种单边主义的保护措施。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采访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段茂盛表示,欧盟CBAM不至于导致贸易战,但确实是一种单边措施。欧盟内部有ETS(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欧盟的企业是受到EST监管的实体,面临比较高的碳排放成本。欧盟外国家出口到欧盟的产品碳排成本低,又和他们在同一个市场竞争,所以欧盟才会有CBAM这样的单边措施。 业内人士称,欧盟CBAM是贸易单边保护,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并列举两点作为佐证: 一是基于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出台并不符合WTO的相关规定。非歧视原则要求“各国对来自不同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进口产品一视同仁”;国民待遇规定“不能把国外产品置于国内产品的劣势”。欧盟在CBAM草案中指出,如果进口商品已在原产国内支付碳成本,则在CBAM的支付中可以扣除这部分成本。但草案尚未对可抵扣的碳成本予以更详细的说明,这将加剧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也会在各国之间逐渐形成碳贸易壁垒。 二是基于约束税率限制,国际碳价将逐渐向有利于欧盟的方向倾斜。WTO对其成员国进出口产品设定了约束税率限制,实际征收税率不得超过约束税率。在欧盟ETS影响下,欧盟碳价居高不下,今年以来更是突破100欧元大关。欧盟CBAM的证书价格与ETS碳价总体挂钩。分析人士称,未来随着欧盟CBAM正式落地,碳价或将进一步飙升。由此存在“碳关税”超过WTO对欧盟约束税率的可能性,这也实质上说明欧盟CBAM是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欧盟CBAM的推出势必会造成世界贸易格局的震动。段茂盛表示,“长远来看,欧盟CBAM肯定会对产品的竞争力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欧盟CBAM只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件事得分两面来看:一方面,跟过去没有欧盟CBAM相比,对我们肯定有负面的影响,相关行业的出口成本高了;另一方面,政策是针对所有欧盟外国家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中国的生产技术,在所有的欧盟外的国家里面是最先进的,效率是最高的,碳排放强度是最低的,那在欧盟CBAM的政策下,反而是个竞争力提升的机遇。简单地说,将来碳排放越低,竞争力就越强,这是一个大趋势,碳排放将来也是一种资源。” 确实,欧盟CBAM的推出将为低碳技术先进的国家带来重大机遇,并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欧盟CBAM的推出对全球减排有积极影响,将加速全球减排的步伐,并推动其他国家加入减排行动。这意味着其他国家也将面临减排压力,并需要在环保和碳减排方面制定政策措施。这将有助于改变世界贸易中环保问题的地位,促进国际贸易体系向更加环保的方向转变。 欧盟CBAM对中国哪些行业有影响? 经查,2022年中国大陆对欧盟出口中涉及CBAM覆盖行业总额约200亿欧元,仅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3.2%,规模处于可控范围。 欧盟CBAM首批覆盖行业是水泥、化肥、钢铁、铝、电力和氢行业。由于中国电力不出口,欧盟CBAM下的氢只涉及一个税则号。2022年欧盟仅从中国进口了价值3134欧元的氢,可忽略不计。所以,欧盟CBAM对我国实质有影响的行业是水泥、化肥、钢铁和铝。 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以贸易额计,欧盟进口的“CBAM钢铁产品”中国排名第一,为151亿欧元;“CBAM铝产品”中国也排名第一,为45亿欧元;“CBAM化肥产品”中国排名第九,为3.3亿欧元;CBAM所覆盖的水泥产品,涉及欧盟海关税则第25章下的6个税则号,2022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水泥只有1146万欧元(2.1万吨),排不进前十。因此,欧盟CBAM对我国实质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钢铁和铝。 根据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首批纳入的钢铁和铝行业未来每年将为此支付的“碳关税”分别达20亿-28亿元。其中,每吨钢铁增加成本652-690元,每吨铝增加成本4295-4909元。如果所有行业都纳入到欧盟CBAM碳关税机制下,将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约2757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12%。 欧盟CBAM的推出,将利好原本出口欧盟近乎“忽略不计”的氢行业。有氢能行业专家表示,欧盟CBAM的通过,有望进一步推进我国绿氢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发展。短期看,电解水制氢装备行业将充分受益,尤其是电解槽装备走出去步伐将加快。国内新建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项目占比有望提高,同时CBAM将促进国内绿氢消费市场的培育,绿氢、绿氨、绿醇等国际合作项目将大幅增加。涉氢相关出口企业,无论是装备制造和氢能源出口,都应加强海外布局,推动相关产品融入国际氢能认证体系,提升创新研发水平,避免低价同质竞争。 欧盟CBAM下,我国企业如何应对? 虽然短期影响可控,但长期来看,欧盟CBAM肯定会对我国相关行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造成较大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 关于国内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欧盟CBAM,邵先辉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重视企业碳管理、产品碳足迹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企业能碳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速企业节能减碳技术应用和项目投资,2026年前有效降低产品单位碳排放,低碳技术包含但不限于能源系统改造、新能源及储能技术应用、产业循环化技术、低碳原料替代、碳捕捉CCUS技术、物联网设备等;三是尽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包括企业和产品MRV、碳足迹、碳排放强度预测、碳资产、碳交易、碳金融等模块功能,及相关业务岗位人员能力建设;四是主动关注欧盟CBAM机制动态、国内及欧盟碳市场价格信息、国家自愿减排项目CCER市场动态等;五是加强企业对内及对外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宣传,树立绿色低碳形象,积极获取国家、地方、行业的示范性政策支持等。 针对受欧盟CBAM影响最大的钢铁行业,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采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范铁军表示,想要客观评估欧盟CBAM对全球钢铁贸易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现阶段以欧盟方法测算的进口国钢铁产品碳排放,欧盟钢铁行业获得的免费碳配额及其削减安排,以及欧委会未来将要采纳的碳排放核算细则等信息。长远来看,欧盟CBAM将推动我国重塑钢铁产品出口低碳竞争力。我国钢铁企业应通过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绿色布局,应用突破性创新低碳技术等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欧盟CBAM下,中国出口企业有的也在未雨绸缪。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调研走访发现,多家出口企业一直关注欧盟CBAM,也在根据欧盟CBAM给出的大致算法做技术调整,时刻准备应对。据某出口特钢企业低碳专职管理员介绍,从去年开始,公司就在研究欧盟CBAM及其算法问题,从直接排放、间接排放等多角度测算产品碳足迹,也倒逼上游供应商减排并提供碳数据,做好核算模型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成本风险。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赵琳
女神节,惟愿天下女神......
2023-03-08
人人都是暴富体质; 个个都能心想事成; 天天都要开心快乐; 年年都会青春常在. 女人如山,山净水秀, 女人如水,水波潋滟, 女人如风,风过无痕, 女人如花,花开不败。 38女神节, 祝锦绣无敌,青春永驻!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2-12-2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前不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一个个数字,彰显“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照见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迈出的坚实步伐。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到构建“1+N”政策体系;从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举措,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同时,也需要看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海市宝山区利用科创优势,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全面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让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彰显城市品质的“科创秀带”“生活秀带”;福建省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推动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试点项目落地,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固碳0.23万吨。实践证明,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通盘谋划,才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立足实际、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实现“双碳”目标,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各方全力以赴稳外贸 明年“开门红”可期
2022-12-06
四季度是我国外贸传统旺季,不过,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贸遭遇了“旺季不旺”的情况。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日前表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订单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进入四季度,外贸进出口进一步承压。 为推动我国外贸稳中提质发展,多地多部门用好各方资源,为外贸“期末考试”成绩加分。 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发力点。 11月24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迎来第七次扩围,33个城市和地区获批,这也是年内第二次扩围。至此,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等四省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另外,不久前,我国还新设了8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达到39个。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作为外贸新业态,在充分发挥各地出口优势的同时,通过活化资源增强我国整体出口能力。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税务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完善了贸易运行机制,包括简化通关申报流程、缩短通关流程时间等,有助于持续释放外贸增长动能。 以福建省为例,据福建省商务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福建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双11”期间,福建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56亿元,同比增长62.7%。此外,福建省持续拓展海外仓布局,完善跨境电商海外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福建省在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00多座海外仓,总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 RCEP为外贸进出口带来新活力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增速6.3个百分点;韩国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对韩国出口8986.3亿元,同比增长16.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前10个月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到,RCEP生效实施为我国和东盟、日韩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韧性提供了强大支撑。 关税减让令企业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各地签发RCEP证书数量、金额稳步上升。中国贸促会11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RCEP证书签证金额共计56.55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12.56万份。从区域分布看,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份排名靠前。 孙晓介绍,目前,中国贸促会已完成首批2022年11月份至2023年2月份期间的15个出国经贸展览项目试点审批,包括13个参展项目和2个自办展项目,分布在德国、美国、阿联酋等8个国家,涉及纺织、汽配、体育用品、电子、消费品等领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多部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展会的出国参展办展工作,将对四季度我国外贸增长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为明年我国外贸实现“开门红”打下基础。 在张依群看来,随着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相继推出,我国外贸稳中提质格局将进一步稳固。
山东省调整防疫政策
2022-12-05
根据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通知要求,自2022年12月5日零时起对有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一、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二、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继续提供“愿检尽检”服务。 三、居民进入公园、景区、服务区等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我公司参加2022年泰国In-cosmetics展会
2022-11-02
The first day at in-cosmetics was already a full success! So lovely to see everyone in Bangkok! If you missed us yesterday, visit us today at our booth no. R40. Our international team will be pleased to welcome you!疫情当下,参展不易,为外贸部同事点赞
恭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2022-09-30
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 我神州大地,一丝一念,皆是未来; 我浩浩九州,一文一墨,皆是骄阳。 千秋作卷,山河作答, 华夏波澜壮阔,少年仍需向前!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恭祝大家国庆快乐,幸福安康。
深刻!国务院智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最新分析
2022-09-14
当前,经济运行中困难不少。造成困境的原因很复杂。外部原因有俄乌战争、全球供应链受阻、美对华遏制等因素,内部原因有防疫等因素,也有长期以来“三期叠加”下经济调整不彻底、不到位的因素,房市、地方财政债务风险问题严重,市场秩序扭曲。进一步概括分析,有诸多改革不到位的因素。 中共20大即将召开。如何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中矛盾与困难很多,从中长期看,应重点关注、解决好哪几个重要问题,才能打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堵点”,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复杂的原因造成的经济困境,表现为方方面面,又集中表现在哪里?现社会较为普遍地认为,是投资者和消费者预期不清,信心不足。特别是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对预期缺乏信心。 然而,从纯市场逻辑分析,短期困难不少,但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缺乏信心。因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过40多年的积累,应该说在未来的5-10年内,不管是从增长的供给方还是从需求方静态分析,仍存在其他大国不能比的相对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例如,从供给方看,有相对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完整的工业体系、经40年积累充裕的人力资本以及进一步改革的制度红利;从需求方看,由4亿中产阶层为主的大国消费市场、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蕴含的巨大的投资消费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外部需求因素等等,决定了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仍是可以乐观的。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仍有些人对预期不乐观?作为回答的理由,以上只是纯市场逻辑下的经济学分析。上述条件确实也构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基础。关键是这一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发展的趋势会否出现拐点,会否中途夭折,似乎前景并不清晰,因此出现投资与消费的动力趋弱。所以中长期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能否去真正解决导致预期不明、信心不足背后一些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全局性问题。 哪些问题是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经济困境的表现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中长期的。当前急需通过梳理各种问题现象及其因果机制,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国民经济运行中问题现象背后集中体现的真正关键性原因,着力去解决。而不能再停留于面面俱到、四平八稳地去谈改革“纲领”、谈“规划”。改革的“纲领”与“规划”中央国务院早已明确。笔者认为,当前极需抓住市场发展中的关键性堵点,抓住影响全局的纲举目张性问题,经济发展才能事半功倍。 01 迫切需要尽快全面恢复企业家 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党集4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总结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40多年来中国经济奇迹历史证明的,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民企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估量的“56789贡献”。当前。为什么会出现一部分民企“弃实体玩金融”,或躺平、守摊子,或资本外逃等现象,究其原因,有企业家自身的原因,前几年更多的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监管问题,如在各种的市场进入、融资待遇、工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对民企的不同等待遇,加上有些地方不恰当的“查原罪”等等,严重伤害了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和创业积极性,拖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后腿。 以投资为例,近10年内民间投资与全部投资之比,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在50%以上,占半壁江山。但民间投资的自身同比增长率,却从2014年15.8%的两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开始滑入了个位数增长(当年8.8%),2016年为2%增长,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年平均不到4%,2022年上半年为3.5%(上半年全部投资增长率为6.1%)。投资减少,则税收减少(民企对税收的贡献是50%),GDP增速下降(民企对GDP的贡献是60%),就业下降(民企对就业的贡献是80%以上);收入下降,从而引起整个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因此,民企投资不足的问题,已不是仅仅涉及民企能否生存,企业家赚多少钱的局部问题,而是直接影响了全国税收、就业、居民消费等,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稳定的全局性问题,是大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以下两件事,又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奏效,市场信心的重建需要通过多年的制度重建。 第一,真正保护好民企的合法权益问题。近几年自最高院、最高检发出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规,严禁乱抓人、乱查封、乱冻结,严禁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的指令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令人不满意。中长期看,怎么取信于民企?建议能否由中央出面,花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级政府、中央国务院各部委,认真对照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思想,对已制定的各项业务规定、政策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查。摆问题,列出纠偏项目(制度和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并予以公布。有一纠一,有二纠二,及时纠正。最后由中央国务院组织检查,进行总结,做到不同的企业主体能够真正开展公开、公正的平等竞争。 第二,正确界定与解释资本的“无序扩张”。经济学说史上关于资本本质有不同的流派解释。一般意义上讲,纯资本的经济含义是指一经济主体产出后扣除消费用于再投资的积累。因此资本及资本积累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有力工具。同时,资本内生地决定了有其逐利本性表现的负面社会影响。对此,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绝不是限制资本扩张,而是设法用好各类资本,通过处理好效率与平等关系,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 前一时期,我国为什么出现资本的“无序扩张”,金融实业互相参股、连环控股、攫取不合法利润?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曾对发展中的P2P、资产管理、金融控股、平台经济以及互联网经济等新业务方式,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缺乏明确可执行的法律法规约束,出现监管真空,监管者竟成了“市场的尾巴”,最后酿成了恶果,付出了沉重代价。鉴于以往教训,对于资本“无序扩张”,重要的应是急需要制定各类监管制度,设置监管“红绿灯”。 一是明确对现存各类资本、各种业态的监管制度。这不仅包括各类金融业态、平台经济、互联网金融,还包括对教培业、文艺圈资本的进入等的制度(我们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规的制定上,从议论要监管开始,到制度出台,竟拖延约20年之久);二是市场创新活动是个不间断的过程,监督者除需要对市场上各类资本及业态活动有明确监管规定外,重要的是,要紧紧跟踪市场发展动态,保持灵敏的嗅觉,及时调整现有的监管制度,特别是加强协调监管。吸取2021年各部门监管中“合成谬误”的教训,协调好相关监管部门新制度的出台时间,对当前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而言至关重要。 02 努力实现国民民生的基础性保障 吃穿行等是民生。一人从生下到坟墓,幼儿园、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养老保障、居住需求等等,也是一国经济发展后国民民生重要的基本需求。 从政治上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为国民民生基础性保障的各方面内容,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也是一个社会经由经济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之后,社会能不能稳定、政局能不能稳定的支撑性条件。 从经济运行角度讲,目前中国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从2014年的56.3%上升到2021年的65.4%,上升近10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高达69.4%。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上升,毫无疑问,消费对经济的增长已至关重要。同时要看到,消费本身却在下降。居民消费支出2018年为10.4%,之后进入了个位数增长。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为6%多。2022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实际增长0.8%,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指标出现下降0.7%。生产决定就业、收入与消费,消费不稳或消费增长下降又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就业。那么消费为什么上不去?直接与居民收入相关。居民收入偏低,加上各地城乡居民民生保障的差距和一部分居民民生得不到较好解决,直接影响了这部分人的消费积极性。总之,有些居民有点储蓄,是不敢消费;有些居民想消费,是没有钱。 所以,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基本实现国民民生的基础性保障,不仅是涉及社会、政治能否长期稳定,也是直接涉及我国大国消费市场和内循环格局能否形成的根本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基础的结构调整的需求。 进一步讨论,一部分居民为什么不敢消费?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根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极低收入人口有5.6亿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低收入人口有3.1亿人,两者合计8.7亿人。这部分居民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钱去扩大消费。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者有3.8亿人。尽管中等收入这部分人有近四亿人,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但他们中间不少人担心于孩子上学、家庭防大病、买房子、老人养老等一系列意外支出,是不敢痛快去消费。因此,要解决以上极低收入者、低收入者和中产阶层三部分人的消费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其中包括稳定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就业;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扶低扩中限高”;探索职工持股、产权的共享主体等等。但是,对14亿人中90%的这三部分人来说,缩小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农村间的民生保障差距,普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是直接提升收入水平或解决“后顾之忧”扩大消费之路,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努力实现国民民生的基础性保障,是我国扩大消费、优化发展模式中的一项极其现实又艰巨的任务。 这项任务有否完成的紧迫性和可能性?尽管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民生保障水平已普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广大居民对共同富裕的呼吁与要求,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实已构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危险,也是当前防止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项紧迫又必须跨过的关键一道坎。同时,中国经济已发展到目前的阶段,面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多年积累的国民财富基础,相对于经济实力远差于我国的一些国家已实现国民免费医疗等民生保障的现实,只要我们努力一把,各地少搞些“政绩工程”、无效低效的投资项目,也是有条件可以去分步实现全国国民民生的基础性保障。 那么从哪入手?可以继续从工业化、就业、收入分配不同的改革环节入手,也可以坚持从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分别入手。但是长期以来,在此方面我们已作出了不少努力,然而成效并不明显。建议加快改革步伐,下一步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下大决心,分两步走。 第一步,用三年时间,宣布对除特大城市、超特大城市共21个城市外,对其它各城市宣布取消户籍迁移管制,实现各城市间、城乡间人员的迁移自由化,被迁入城市居民享受该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福利待遇。如此一来,要求各级政府根据人口迁移情况,对民生各类福利支出,按一定的标准,一项一项算细账,分类分批,逐年实现,人口迁移是变化的、动态的。在摸清动态性“家底”中,必然暴露有些地方财力的窟窿,由此倒逼对长期以来中国增长模式转换至关重要的、又长期呼吁得不到解决的央地财税矛盾进一步暴露。由此,推动进一步改革,提出围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对国民经济调整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财税改革制度。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把上述21个特大、超特大城市包括在内,向全国提出逐步解决全体国民实现平等的基础性保障的庄严承诺,真正夯实大国消费市场的基础。同时,这会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调整,间接推动产业的市场内生性调整,削弱各级政府长期以来一讲稳增长,就难以克服政府搞投资、对产业政策“过度干预”、低效投资的依赖,真正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03 坚持不懈,小心谨慎处理好 稳增长和化风险的关系 化解风险为什么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一项关键性、全局性问题?为什么又是一项中长期的任务? 1. 对金融风险的四点认识 (1)在市场经济下,金融风险往往是伴随经济周期,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或大或小的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其结果表现为世纪末金融系统大量的不良贷款。四大银行出现上万亿不良贷款,最后导致四大银行重组,股份制改造。伴随本世纪第一个十年GDP持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发展到目前GDP增长下滑到5%左右,在货币环境不是很恰当的条件下,出现大量的金融风险,恐怕也是市场的必然。不说未来化解风险的艰巨任务,就是从迄今已化解的金融风险看,近2017-2020年四年内,银行已处置了8.8万亿不良贷款,超过前12年的总和,债转股1.4万亿,加上前者,共10.2万亿元。此外,又处置了大量大资管、互联网金融中的不良资产问题。现在,大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还“火烧眉毛”,等待去解决。 (2)风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些经济主体借的钱可能还不了。还不了,就要重组,要冲减资本或减计负债;资本抵债者若不想破产,要么筹集新资本重组,要么在市场上借新还旧(若能借到的话),要么直接由中央银行买单。一句话,风险意味着有一部分经济主体肯定要输钱。 (3)输钱意味着什么?一是意味着输谁的钱?经济主体有企业、居民、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商业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二是意味着相关经济主体要缩减资产负债表。经济主体缩减的资产负债表合并一起,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经济增长,或冲击消费,或冲击投资,进而进一步冲击就业人口。除非这时由中央银行拿钱帮垫付。然而,如果由央行拿钱垫付,掌握不好分寸,寅吃卯粮,问题积累到一定地步,就会影响未来经济的稳定增长、就业和物价。 (4)不同的风险化解策略对稳增长会带来不同的微妙的关系。面对已客观存在的大量债务风险,不及时处置,任其进一步发展,政府也不采取措施干预,必然导致系统性风险及金融、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的爆发。若采取守住底线式干预的措施,即是局部性释放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不爆发的底线,以时间换空间。这一原则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用多长的时间,以什么样的策略,在风险释放的程度与经济潜在增长功能发挥之间能否取得平衡,取得社会的认可。抽象概述,在既要化解风险又要守住底线这一“既要……又要”的实践过程中,化风险策略的细微差异,会对投资、消费、收入、税收、出口等经济变量产生复杂的影响,往往最终对稳增长又会带来非常微妙、难以预期的结果。 2. 当前的风险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发展阶段的判断没有过时,化解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 (1)企业总体风险。一国经济的总体风险可以用宏观杠杆率评判。进行横向的国别间比较,或进行竖向的自身历年变化的比较,以杠杆率稳定、上升、下降进行风险程度的分析。这是间接的相对的分析指标,并不能直接用数据近似刻画具体的偿还能力。下述试图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进行风险的判断与分析。 2021年,全社会从市场上筹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共314.13万亿元,扣除政府债券、居民贷款和无息的股票融资,企业部门的有息融资存量有180.48万亿元,按2021年银行加权平均贷款利率4.95%计,企业当年需付息8.93万亿。各项贷款若按平均三年期还本,当年需还本60.16万亿。2021年共需偿还本息共69.09万亿。而企业每年有多少收入可以还本付息?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27.92万亿元,还本付息能力为185.15%。此营业收入未扣除营业成本等因素(营业成本一般占营业收入的50-70%),未含应交的利税。而且这是企业总体的一般分析,排除了企业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考虑这些因素,可见问题的严重性。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与还本付息之比,在2015年还为263.90%,之后逐年下降,直至2021年降到185.15%。多年来此状况之所以能持续,可以想见,是靠借新还旧及货币的不断放松才得以维持。 (2)房地产风险。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很严峻。按同比计算,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投资份额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2.2%,房屋销售额下降28.9%,新开工面积下降34.4%。土地购置面积在去年负增长基础上又下降48.3%。从买地、开工到销售,几个环节的关键指标同时出现严重负增长,恐怕是历史上是没有的。 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想放松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已出现从过去严格调控的“三限”“五限”、“限涨令”转到今天的“限跌令”。烂尾楼、断贷事件频频爆发。有关机构调研,截至7月16日,烂尾楼200个,涉及房企87个,涉及城市79个。若不是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及时发声,若不是网管部门对相关信息及时制止,烂尾楼、断贷现象将进一步发酵、蔓延,将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场面。 现在的“高房价、快增长”模式还能继续下去吗?此模式走到头了,走不下去了。从趋势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会也不应该再越吹越大了,中国的房价不会也不应再越来越高了。已发展20多年的中国房市将真正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开始迈入由住房投资品为主向消费品为主发展的快车道。剩下的问题是,发展模式变了,将暴露的巨大风险怎么办?怎么防止局部风险进一步蔓延?据有关研究,房地产与上下游涉及的50多个行业增加值相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0%。2020年一季度GDP统计中房地产业不仅未增长,而是同比下降2%。房市不稳,土地财政收入枯竭,已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各项正常运行。房市不稳,对就业、收入、消费带来严重冲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房市稳不住,已成为我国当前摆脱经济困境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成为“稳大盘”中影响方方面面的基础性问题。最近,几部门联合出台了“保交楼、稳民生”的政策,既要守住风险底线,又要坚持房住不炒的方向。而要达到这目标要求,还需要一系列制定政策的完善,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这决定了解决释放房市风险和稳定增长的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棘手的短期问题,而必然是一个关键性、全局性的中长期问题。 (3)地方隐性债务。IMF估算,中国地方隐性债务61.3万亿,其中40万亿是城投债。发行利率4%-8%,2021年隐性债利息2.2万亿。债务主体2021年全年能融到的新资金仅2.4万亿,差不多只能主要应付利息的支出。地方融资多为土地抵押,近几年土地流拍又严重,土地收入2020年增加1.9万亿元,2021年仅增加2909亿元。存量还本付息压力很大,发行增量债券又受规范管理约束、且土地拍卖限制,地方政府新增财源枯竭。这一结果不仅影响了有些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进一步牵连了专项债券作用的正常发挥,2000年有60.8%的新增专项债未形成实物投资。导致中央要求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却已有心无力。可以看出,靠一味卖地——刺激房产——增加收入,扩大投资之路在中国已不能长久。要解决此窘境,必须增大地方融资能力。而要增大地方融资能力,必须恢复地方政府的市场信誉。为此,必须先释放地方平台风险,能按时还本付息。偿还不了,或减记、冲消其部分资产或负债,让有人去承担过去的投资损失,这样才能重新恢复其融资能力。而此路在何方?解决的进程表又在哪里? 迄今,只看到了财政部布置上海、广东等地开展自行解决隐性债务的试点。但广东,上海财力雄厚,可以预见,两年后试点即使成功,也不具普遍性,不可能在全国特别是落后高债务地区有普遍的推广意义,只是推迟了问题解决的时间。 3. 在化解风险中应注意什么? 面对上述随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已暴露或将暴露的巨大风险隐患,如何化解? (1)决策者对我国目前风险的严重状况,要根据历史教训、体制特征,有动态的、充分的评估。要清醒看到,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发展阶段的判断并没有过时。在经济增长下行期、结构调整痛苦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底还要消化多长时间,消化多少风险,心中要有大概的底数,要有清醒、正确的判断。要充分估计到,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长期问题。 (2)要充分认识化风险和稳增长的微妙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想花大力气,多释放些风险,缩减部分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多牺牲些增长速度,多冲击些就业。尽管风险释放过后,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扎实了,但在释放过程中对增长而言是痛苦的。但是风险不化解,原债务主体缺乏新的融资能力,同样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或者,仅借新还旧,但是一是怀疑在市场上能否如数借到,二是即使能借到,原债务主体加大筹资成本筹集新的资金,但会影响未来投资回报和增长质量,未来有偿付能力?或者,通过央行加大货币投放,以直接与间接方式救,但资金若仍流不到该救的经济主体,市场会“用脚投票”,结果,扭曲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怎么办?总之,对化解风险问题复杂性的认识,越深刻,工作就能越主动。 (3)以时间换空间,选择什么样的风险化解进度,在守住底线前提下,主要应考虑社会可接受度(包括就业),考虑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增长发挥的可替代作用。满足此两要求,就可追求加快化风险的进度。然而,社会可接受度本身是个非显性的可度量的指标。其本身取决于化风险的方法,风险主要由谁买单。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个慢变量。当期风险化解的需求难以等待慢变量的及时到来,弄不好会出现全社会资金配置的时间错配。所以,以时间换空间只是个原则。能否解决好,关键取决于化风险的策略和方法,而不仅仅取决于经济本身。 (4)政府在制定各项长远规划中,不能再着眼于“想干什么”,还要了解“能干什么”,特别是要考虑好在系统性风险未化解之前“能干什么”。要坚持不懈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要充分估计到风险是在逐步释放,风险的释放可能会影响当期的增长,化风险是一个长时期的任务。因此,搞项目、稳增长,要量力而行,具体是要量“金融而行”,绝不能寅吃卯粮。只能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问题,循序渐进。“十四五”期间,100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怎么落实,资金在哪里,各金融工具怎么搭配,要与化解风险的动态进程统筹考虑。 (5)鉴于必须牢牢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大前提,因而实际化风险的过程是以“市场逐渐出清”、“市场非出清”现状出现,因此在市场经济为信用经济,借钱经济环境下,在争取稳增长和化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尽可能减少各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对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的冲击影响时,同时必须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改革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以抵消化风险对稳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问题为导向,从各经济变量相互联系性、市场体系性出发,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 概括以上三大内容,是直面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一是从投资领域,二是从消费领域,三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领域,指出中国中长期经济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三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而且,是非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中长期问题。非下大决心,难以成功。非久久为功,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