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HLB值与乳化剂的选择
2020-05-28
一个具体的油-水体系究竟选用哪种乳化剂才可以得到性能最佳的乳状液,这是制备乳状液的关键.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实验筛选,HLB值有助于筛选工作.通过实验发现,作为O/W型(水包油型)乳状液的乳化剂其HLB值常在8~18之间;作为W/O型(油包水型)乳状液的乳化剂其HLB值常在3~6之间.在制备乳状液时,除根据欲得乳状液的类型选择乳化剂外,所用油相性质不同对乳化剂的HLB值也有不同要求,并且,乳化剂的HLB值应与被乳化的油相所需一致.[4]有一种简单的确定被乳化油所需HLB值的方法:目测油滴在不同HLB值乳化剂水溶液表面的铺展情况,当乳化剂HLB值很大时油完全铺展,随着HLB值减小,铺展变得困难,直至在某一HLB值乳化剂溶液上油刚好不展开时,此乳化剂的HLB值近似为乳化油所需的HLB值.这种方法虽然粗糙,但操作简便,所得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HLB值与最佳乳化剂的选择:每种乳化剂都有特定的HLB值,单一乳化剂往往很难满足由多组分组成的体系的乳化要求.通常将多种具有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构成混合乳化剂,既可以满足复杂体系的要求,又可以大大增进乳化效果.欲乳化某一油-水体系,可按如下步骤选择最佳乳化剂. 油-水体系最佳HLB值的确定:选定一对HLB值相差较大的乳化剂,例如,Span-60(HLB=4.3)和Tween-80(HLB=15),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一系列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用此系列混合乳化剂分别将指定的油水体系制成系列乳状液,测定各个乳状液的乳化效率(可用乳状液的稳定时间来代表,也可以用其他稳定性质来代表),与计算出的混合乳化剂的HLB,作图,可得一钟形曲线,与该曲线最高峰相应的HLB值即为乳化指定体系所需的HLB值.显然,利用混合乳化剂可得到最适宜的HLB值,但此乳化剂未必是效率最佳者.所谓乳化剂的效率好是指稳定指定乳状液所需乳化剂的浓度最低!价格最便宜.价格贵但所需浓度低得多的乳化剂也可能比价格便宜!浓度大的乳化剂效率高. 乳化剂的确定:在维持所选定乳化体系所需HLB值的前提下,多选几对乳化剂混合,使各混合乳化剂之HLB值皆为用上述方法确定之值.用这些乳化剂乳化指定体系,测其稳定性,比较其乳化效率,直到找到效率最高的一对乳化剂为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未提及乳化剂的浓度,但这并不影响这种选配方法,因为制备一稳定乳状液所要求的HLB值与乳化剂浓度关系不大.在乳状液不稳定区域内,当乳化剂浓度很低或内相浓度过高时,才会对本方法有影响.[6]采用HLB方法选择乳化剂时,不仅要考虑最佳HLB值,同时还应注意乳化剂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亲和性.一个理想的乳化剂,不仅要与油相亲和力强,而且也要与水相有较强的亲和力.把HLB值小的乳化剂与HLB值大的乳化剂混合使用,形成的混合膜与油相和水相都有强的亲和力,可以同时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所以,使用混合乳化剂比使用单一乳化剂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决定指定体系乳化所需乳化剂配方的方法是:任意选择一对乳化剂,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混合比例,求得效率最高之HLB值后,改变复配乳化剂的种类和比例,但仍需保持此所需HLB值,直至寻得效率最高的复配乳化剂. HLB值与混合乳化剂配比:在复配乳化剂时,采用多少量合适可通过各自的HLB值和指定体系所需的HLB值求得.例如,在进行醋酸乙烯酯的O/W型乳液聚合时,乳化剂用量为3%,采用SDS和Span-65为乳化剂,已知SDS的HLB值为40,Span-65的HLB值为2.1,乳液聚合时要求的HLB值平均为16.0.设Span-65在混合乳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w%,则40(1-w%)+2.1w%=16,解之得w%=63.3%,则SDS在混合乳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36.7%.由此可知,在醋酸乙烯酯的O/W型乳液聚合体系中,Span-65的用量占3%*63.3%=1.9%;SDS的用量占3%*(1-63.3%)=1.1%。 在制备稳定乳状液时,选择最适合的乳化剂以达到最佳乳化效果是关键问题.对于乳化剂的选择,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选择乳化剂和确定复合乳化剂配比用量方面有很大使用价值,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加和性上,可以简单地进行计算;其问题是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HLB值的影响,尤其是温度的影响,这在近年来用量很大的非离子型乳化剂上表现尤为突出.此外,HLB值只能大致预示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不能给出最佳乳化效果时乳化剂浓度,也不能预示所得乳状液的稳定性.因此,应用HLB值选择乳化剂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参照进行。 制备油包水(W/O)型微乳燃油时适宜的HLB值为4-6。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时的协同效应方面,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相比,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燃油时的最佳表面活性剂用量较大,即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效率低,而混合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亲水基相互吸引,能够较大地提高微乳燃油的水溶量,其效率高于混合的阳(或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此制备微乳燃油时宜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在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中,混合脂肪酸盐由于其中的烃基链长不等,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效应,故其表面活性剂效率大于单一的脂肪酸盐。 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制备微乳燃油时,助溶剂(醇)是不可缺少的。应用较多的是C4-7中碳醇,其中效果较好的有正丁醇、正戊醇、正庚醇及正辛醇等。醇主要分布在油-水界面层中,其羟基靠近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烃基链处于表面活性剂的烃链尾巴之间,其作用是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从而可促进油和水的混溶,降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油水加溶量。通过研究油酸/氨水、燃油、醇、水微乳体系形成过程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微乳燃油形成过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的绝对值随醇碳链的增长,燃油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和燃油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即更易形成微乳燃油。另外,C4-7中碳胺和醚类等也可作为助溶剂,如正己胺和乙二醇醚都是非常有效的助溶剂。微乳状液的形成过程中,电解质(如NH4N03、NaCl等)的适量加入,可以提高胶束的表面膜硬度,降低助溶剂含量,从而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效率。但盐类对燃油的燃烧不利,且会加速汽缸等部件的腐蚀。 调节表面活性剂HLB值 制备微乳液时,对HLB值不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用助表面活性剂调节至合适的范围。 选择助表面活性剂时,考虑的因素同选择表面活性剂相类似。常用的助表面活性剂有中、高碳脂肪醇,羊毛脂衍生物,胆甾醇,乙二醇等。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有效的增溶剂,通常将低HLB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归人助表面活性剂之列。Friberg等人,指出,在W/O型乳液中,可用聚氧乙烯烷基醚作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助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的链长是影响该微乳液对水的增溶作用之关键因素。 微乳液一词最早是由Hear和Schalmer于1943年提出的。 微乳液区别于传统乳液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微乳液结构的可变性大。传统的微乳液基本上可分为W/O和O/W型两种类型。微乳液则可以连续地从W/O型结构向O/W型结构改变。当体系内富有水时,油相以均匀的小珠滴形式分散于连续相中,形成O/W型正相微乳液;当体系内富有油时,水相以均匀的小珠滴形式分散于连续相中,形成W/O型反相微乳液;而对体系内水和油的量相当的情况,水相和油相同时为连续相,二者无规连接,称为双连续相结构,此时体系处于相反转区域。 降低界面张力 若只使用表面活性剂,当达到CMC后,界面张力不再降低,倘若在此时加入一定浓度的与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同的助表面活性剂,则能使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导致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当液滴的界面张力y<10”N/cm时,能自发形成微乳液,当y>10—5N/cm时,生成粗乳状液。 当然,有少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其分子特点是有一个极性头,带有两个烃基,因而不需要助表面活性剂也能生成微乳液。有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HLB值附近,也有类似特性。 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 在形成微乳液液滴时,由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界面要经过变形、重整,这些都需要界面弯曲能。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界面的刚性,增加界面的流动性,减少微乳液生成时所需的弯曲能,使微乳液液滴容易自发生成。
电镀前处理之除油剂的组成概述
2020-05-28
在电镀行业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电镀生产有次品,一半是去油不干净”,无数事实都证实此话多少还是有点道理。 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如果金属表面存在油污等有机物质,虽有时镀层亦可沉积,但总因油污“夹层”使电镀层的平整程度、结合力、抗腐蚀能力等受到影响,甚至沉积不连续、疏松,乃至镀层剥落,使丧失实际使用价值。因此,镀前的除油成为一项重要的工艺操作。 电镀除油剂 除油剂的组成 根据油脂的种类和性质,除油剂包含两种主体成分,碱类助洗剂和表面活性剂。 1、碱类物质 碱类助洗剂常用的为氢氧化钠、纯碱、硅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氢氧化钠和纯碱作为碱剂,价格*为便宜,废水较难处理,有时因为碱性偏强导致清洗物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氢氧化钠和纯碱没有乳化作用对于矿物油清洗没有任何效果; 硅酸钠与三聚磷酸钠既能提供碱性,又能提供一定的乳化力,广泛的用于各种除油清洗剂中特别是对碱敏感的除油工艺。使用硅酸钠*大的缺陷是除油后若不用热水先洗一道,直接冷水洗很难将残留的硅酸钠完全洗净,残留的硅酸钠会与下一道工序的酸反应生成附着牢固的硅胶,从而影响镀层的结合力;三聚磷酸钠则主要存在磷污染破坏环境的担忧。 2、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除油剂的*核心成分,早期的除油剂是以乳化剂的乳化作用为主,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过多的使用乳化剂会将脱落的油脂乳化增溶于工作液中,导致工作液除油能力逐渐下降,需要频繁更换工作液。 但是随着表面活性剂价格的上升,越来越要求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提高除油的速率,这就要求除油剂具有很好的分散和抗二次沉积性能,将脱落的油脂从金属表面剥离,在溶液中不乳化、不皂化,只是漂浮在溶液表面,保持槽液的清澈与持续的除油能力。 另一方面,适合除油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为非离子类型的产品,非离子产品普遍价位较高,为了降低除油剂成本,阴离子的产品也会出现在除油剂的配方中,特别是同时具有非离子性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具有优异的“分散卷离”特点,有助于油脂的非乳化式剥离去除。
表面活性剂在助焊剂中的应用及展望
2020-05-28
表面活性剂作为助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提降低助焊剂的表面张力,增加助焊剂对钎料料和母材的亲润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无铅钎料焊接互连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主要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助焊剂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常用表面活性剂三方面描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助焊剂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近年来,材料工作者开展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寻找各种可以代替锡铅钎料的无铅钎料,其中SnAgCu钎料具有很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可焊性也较好,被公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SnPb合金的无铅钎料。但与传统的SnPb钎料相比,SnAgCu系无铅钎料具有润湿性差、易氧化、熔点高等缺点。 于是针对有铅钎料而研制的助焊剂已经无法满足无铅钎料钎焊的要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这些助焊剂对无铅钎料的润湿能力不够, 易造成焊接不良等缺陷。二是不适合无铅钎料的较高的焊接温度, 很多助焊剂在经过较高的预热温度及较高的炉温时会失去部分活性,而产生上锡不好的状况。再者有些含铅钎料的助焊剂对无铅钎料有腐蚀作用。另外有些助焊剂溶剂中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 ,是环保要求所禁用的。因此无铅钎料专用助焊剂的研究也是无铅化的热点之一。 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母材和液态钎料表面的氧化物,保护母材和钎料在钎焊过程中不致进一步氧化以及改善液态钎料对母材表面的润湿能力。主要由活化剂、表面活性剂、成膜剂、添加剂(稳定剂、缓蚀剂、阻燃剂、消光剂等)、溶剂等组成。作为助焊剂重要组成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在无铅钎焊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降低助焊剂的表面张力,增加助焊剂对钎料料和母材的亲润性,在提高无铅钎料焊接互连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能够提高无铅钎料的润湿性能,减少无铅焊点缺陷。目前,在配制助焊剂时主要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些高效助焊剂也使用含氟类特种表面活性剂。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作用也不同,并且表面活性剂呈不断增长的势头,这为配制助焊剂时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笔者根据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助焊剂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 表面活性剂在助焊剂中的作用 在焊接过程中,焊料基本处于液体状态,而元器件管脚或印刷电路板则为固体状态,当两种物质接触时,因液态物质表面张力的作用,会直接造成两种物质接触界面的减小,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表面概括是“锡液流动性差”或“扩展率小”,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焊点形成的面积、体积或形状。因为表面张力是一种物理特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只能改变它而不能完全消除它。在钎焊过程中,降低焊料表面张力的同时,就可以提高焊料的润湿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焊接效果。降低焊料表面张力并不是只有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这一种方法,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是比较常见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助焊剂的表面张力增加助焊剂对钎料和焊接件的亲润性,从而降低钎料的表面张力使钎料更好的铺展开。因为助焊剂在加热过程中呈液态,任何液体又存在表面张力,使液体达到最小表面积而呈球状,从而达不到润湿钎料和焊接件表面的作用,因此通过添加润湿性能比较大的表面活性物质,促使助焊剂与钎料和焊接件表面产生范德华力或化学作用力而接触良好。 助焊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虽然很小,但作用却很关键,能够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强效的润湿作用,它能够确保锡液在被焊接物表面顺利扩展、流动、浸润等。通常钎焊过程出现的焊点成球、假焊、拉尖等焊接缺陷与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不够有一定关系,而这种原因不一定是助焊剂中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太少,也有可能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造成了其成分解、失效等,从而大大减弱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因为其特殊的结构能有效地降低熔融钎料表面张力促进钎料的润湿,但钎焊后会留下吸湿性残留,所以用量不能过多。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增强有机酸活化剂的渗透力,也可以起到发泡剂的作用。
《醇醚糖苷》等261项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2020-05-28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醇醚糖苷》等28项轻工行业标准、《水击泄压阀》等232项机械行业标准、《船用水减压阀》1项船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9年12月10日。公示时间:2019年11月11日—2019年12月1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9年11月11日 其中,归口管理单位为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272)的行业标准有7项,分别为: 1、QB/T 2115-2019 洗涤剂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2、QB/T 2623.1-2019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游离苛性碱含量的测定3、QB/T 2623.2-2019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总游离碱含量的测定4、QB/T 2623.9-2019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总有效物含量的测定5、QB/T 5479-2019 醇醚糖苷6、QB/T 5480-2019 椰油基羟乙基磺酸钠7、QB/T 5481-2019 洗涤助剂 聚丙烯酸钠归口管理单位为全国食品用洗涤消毒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95)的行业标准有4项,分别为:8、QB/T 5482-2019 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 基本消毒活性 试验方法和要求9、QB/T 5483-2019 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 杀真菌活性 试验方法和要求10、QB/T 5484-2019 食品及家庭用消毒剂、杀菌剂性能的杀细菌活性评估试验11、QB/T 5485-2019 食品及家庭用消毒剂、杀菌剂性能的杀真菌活性评估试验。
绿色消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2020-05-28
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侯佳儒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而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需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何为 “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与 “绿色发展”是何关系?在当前阶段,应当如何推进 “绿色消费”?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宜简单化理解 目前对绿色消费存在一种流于形式或止于片面的简单化理解,多在社会个体层面,将绿色消费视为社会成员应予追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但是, “绿色消费”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一方面,绿色消费是一种 “消费观”,是基于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各环节的通盘考量而提出的一种消费观,也是对经济学思想史上的 “节俭消费观”"奢靡消费观"和"适度消费观"的总结、回顾和反思后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观。这种消费观的形成,是基于一种宏观的时空视角,而非针对微观个体的生活习惯。 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又是一种 “政策观”。推广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项重点任务。那么,绿色消费就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一种政策安排,一种制度规划,它是对既有 “生产——消费模式”的一种扬弃。 在这种宏观的 “消费观”和 “政策观”视角下,绿色消费的内涵应界定为文明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环境友好消费。事实上,这种做法也符合国际上对绿色消费的认识。通常国际上判断绿色消费有三个标准:一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选择未被污染或对公众健康友好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这种国际上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就是立足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过程,从而提出一系列应对性的政策措施。 绿色发展必由之路 推行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意味着构建人类社会大厦的 “物质——技术基础”发生质变,会造成人类生存变量的增加和复杂化,也必然会引起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消费领域绝无例外, “绿色消费”应运而生。 推行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消费与生产构成经济活动的主要过程,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反过来促进生产,二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也紧密相连。绿色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绿色产品的供给,绿色产品的供给又源自绿色的生产过程。 绿色消费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终端,发展最终将以消费来体现。通过推行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就是在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求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当前条件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同时,代表消费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从2015年开始,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在这种背景下,绿色消费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促进绿色消费,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开辟出绿色发展的新境界。 需要制度保障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要使绿色消费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行动,就必须有切实的法律政策为绿色消费提供制度性的保障。绿色消费虽始于消费者自觉,但绿色消费的落实却不能仅靠消费者自觉。 我国绿色消费刚刚兴起,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政策还不健全,目前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将绿色消费纳入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着手顶层设计,全面统筹规划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政策问题。 二是要树立建设 “绿色消费社会”的目标,坚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实行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在法律政策的制定上,要教化与惩戒并重、激励措施与约束措施并重、强制性规定与引导性规范并重。 三是要全面关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切实贯彻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在生产环节,完善产品环境标准,提高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从生产领域源头减少环境不友好型产品的生产;在流通环节,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加强对环境不友好型商品的打击;在消费环节,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权益。 除了运用法律政策手段,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减免、补贴以及绿色金融等经济手段,通过撬动市场来扶持绿色产业壮大,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从而做大绿色消费品的市场,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为绿色消费法律政策的实施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需求量减少
2020-05-28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是石油开采、生产中不可少的化学助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发展着重要作用。 由于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较多,因此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商较多,大部分依存于石油行业,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途也有较大的差别。目前,世界上生产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大型企业主要有索尔维、使达潘、喜赫石化等,此外还有埃克森美孚、杜邦、陶氏化学、兰凯、巴斯夫等。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油田领域,我国油田分布比较集中,下游用户集中度较高,市场供给量受下游油田开采情况和原油产量影响很大。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主要的油田有大庆油田、渤海油田、吉林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等,油田资源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手中。 通过近30年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主要制备均实现了,其产品品质、工艺控制、物料消耗等大部分指标接近和达到水平,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企业通常实行以需定产的生产策略,因此下游市场的需求情况直接影响行业的产量。2016年以来,受国家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以及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原油生产企业主动实施“以进顶产”,计划性减产比较普遍。受此影响,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产量自2016年以来呈现持续减产的趋势。2016年,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产量为53.7万吨,同比下滑6.4%,2018年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产量减少到50.2万吨,同比减少1.4%。 我国油田用表面活性剂需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油田开工情况和原油生产情况,二是原油生产情况。 油田用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油田领域,油田开工情况、原油生产情况直接决定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需求规模。2016年以来,受原油格低迷,企业“以进顶产”的影响,原油产量大幅减少,油田用表面活性剂需求量也出现大幅下滑。 同时,随着油田开采技能和原油生产技能水平的增加,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减少,进而使得行业市场需求量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有所减少。
行业科技逐梦人——南风之王泽云
2020-05-28
庆祝建国70周年 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巡礼系列报道(之五)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科技创新更离不开优秀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们默默的奉献,行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成长壮大,对促进中国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培育发扬企业的工匠精神,在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于2019年特别推出“庆祝建国70周年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巡礼系列报道”活动。此活动以期通过对战斗在前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们努力工作的事迹报道,展现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更展现出行业所推崇的工匠精神,从而引起行业内外人士对这些“矢志前行的科技逐梦人”的尊重,以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中国洗协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现这些科技追梦人的风采,敬请关注。 王泽云 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王泽云,生于1970年,博士,硕士生导师,成优高工。现任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领域技术及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南风集团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他主持完成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合成技术开发项目,MES合成新技术“一种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经山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他还主持完成了皂基洗衣粉新技术的开发,自2009年开始在南风集团进行工业化推广,累计创利润达1000万元以上。“皂基洗衣粉及其生产工艺”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为拓展公司日化产品品类、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探索创新,守得匠心 王泽云博士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南风集团就一直从事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领域技术及科研工作。他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之其聪明睿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思路开阔的个性禀赋,数十年来凭借着勤奋和坚持,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创新,在洗涤用品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多年来,他致力于洗涤产品绿色化、浓缩化技术研究,带领着日化所的技术人员深入调研市场,积极创新,相继开发上市了几十个日化新产品,为拓展公司日化产品品类、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一直主持对日化系列新产品的研发,日化系列产品线的创新拓展升级,新型表面活性剂和新型功能助剂在日化系列产品和个人护理系列产品中的推广应用,合成洗涤剂系列产品生产工艺创新应用及其相关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但提升了南风集团日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引领了国内日化行业的不断发展。 作为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泽云十分重视对各级市场的调研,他始终认为,开发的产品一定要立足消费者需求。经过潜心调研,他围绕南风日化绿色产品、健康洗涤、节能环保的核心理念,带领团队致力于洗涤产品绿色化、浓缩化的技术研究。他重点研究了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应用技术,包括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合成及应用、改性油脂、油脂乙氧基化物、烷基糖苷、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及对天然皂角进行处理,提取天然去污活性成分等在清洁洗涤产品中的应用技术等;其次,在工艺优化、节能降本、产品升级、新技术研究等方面他也不断创新,同时时刻关注着日化系列产品线创新拓展升级,市场渠道对产品的影响等整个产品链的发展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年轻群体消费理念的转变,对洗涤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日益突出,为适应新的营销形式,他有针对性地研发了适合电商、微商及社交网络营销平台进行推广的新产品。除此之外,他还借鉴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的逻辑思维模式,发展以需求引领市场,从市场需求和产品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拓展,丰富了产品布局,拓展了跨品类创意概念,实现了高效率、节能降耗、环境友好,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目的。
行业科技逐梦人——浪奇之刘保
2020-05-28
庆祝建国70周年 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巡礼系列报道(之三)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科技创新更离不开优秀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们默默的奉献,行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成长壮大,对促进中国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培育发扬企业的工匠精神,在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于2019年特别推出“庆祝建国70周年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巡礼系列报道”活动。此活动以期通过对战斗在前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们努力工作的事迹报道,展现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更展现出行业所推崇的工匠精神,从而引起行业内外人士对这些“矢志前行的科技逐梦人”的尊重,以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中国洗协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现这些科技追梦人的风采,敬请关注。 刘保,1977年出生,党员,自2000年7月毕业以来一直就职于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广州浪奇日化所副所长。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淋浴露配方、高富力ACO醋离子洗洁精、维可倚乳霜滋润洗发乳及润发乳、浪奇芦荟精华洗洁精、冷水洗洁精等十多个项目的研发,多个项目成果已在产品中实际应用,得到了消费者的较高评价,每年为企业增加2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并利用新型原材料为企业节约成本500多万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年仅42岁的刘保满载荣誉,他曾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大国工匠”称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优秀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他还光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劳动模范,并入选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和国的脊梁》宣传特刊,领衔了广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浪奇党代表工作室等。 做踏实勤勉的技术尖兵 刘保同志是一名共产党员,现任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化所副所长。他大学毕业后进入浪奇公司,在这19年来,他一步一脚印,从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浪奇公司技术骨干,为公司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更新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公司乃至日化洗涤行业科技创新线上的尖兵。 保质保量,精益求精 多年前,刘保就已经成为了公司在餐具洗涤和个人护理品研发方面最专业的工程师。但是,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位又瘦又高的艺术家。原来,刘保留了一头长发,目的是为了亲自去测试洗发水配方的性能。他负责了公司维克倚洗发水的研发项目。洗发水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洗头时具有一定的调理性,洗完后也可以帮助头发顺滑易梳,男同志头发短,比较难感受到洗发水对头发的影响,所以他负责这个项目后就留长了头发。当时为了开发洗发水,他一天做好几个配方,每个配方都要去试,最多的一次在一天内洗了5、6次头发,因为短时间洗涤太多次,最后洗到头皮都发痛了。对于配方开发,他一直是身体力行地去感受,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每当研究团队新完成了一个洗洁精样品,或是收到原料商寄来的新原料,他总是会取出一些样品或原料放在手上感受下产品粘稠,然后在水池里搓洗,以此来了解这个原料或样品起泡性能如何?洗涤后肤感如何?刘保就是这样严谨认真地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每一只原料、每一款配方,才会做出技术上的判断,把产品推向市场。 刘保就是这样在工作时专注投入、严谨求实、认真刻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他对精进业务、精益求精的理解,体现出他对产品和服务的精专追求。 淬炼沉淀,厚积薄发 刘保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还锐意进取,在各个阶段都走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刘保在刚学习做研发不久,就非常有创造性地提出洗洁精产品性能改进的建议。在2003年sars爆发时,更是提出了醋离子杀菌洗洁精的产品概念,并成功研发出畅销至今的高富力醋离子洗洁精,也是在行业内最早启动了杀菌抑菌洗涤技术研究,开创了浪奇公司在这项技术上产业化应用的领先地位。 刘保一直负责着餐具洗涤剂的研发工作。“如何研发更高安全级别的洗涤剂”一直是他的研发团队在努力的方向,他们甚至想要开发出能够喝的洗洁精。可以喝的洗洁精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最高安全级别的餐具洗涤剂对消费者的价值。刘保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项目,他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着手,探索着建立了洗涤剂原料安全性评估方法,用了快2年时间对上百种表面活性剂做安全性评估,筛选出合格的原料,不断地进行配方实验解决配方成型与稳定性等技术问题,终于在2017年成功开发出食品级自动洗碗机洗洁精,所使用的原料均符合食用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做到可以喝的洗洁精。 刘保不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攻坚克难,他还勇于走出技术上的舒适区,挑战新的课题和领域。第三代绿色表面活性剂MES项目是浪奇公司在2006年启动的项目,如何实现MES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成了研发同事们的一大课题。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课题,没有前例可循,刘保为了实现MES大比例应用在液体洗涤剂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项工作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即“2011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 2017年起,刘保还负责了工业清洗领域的研发,面对崭新的领域,他选择了迎难而上。他在开发地铁系列清洗剂时,经常带着项目小组到偏远的厦滘地铁停靠总站现场观察地铁清洗。为了更充分地了解情况,他甚至在晚上10点半等地铁停运后到现场观察清洗情况。2018年他去杭州参加学术会议时,还特别到杭州地铁观察车厢情况,确认是否因为广州天气地理原因造成车厢上的污垢。他就是这样通过实际调研,明确清洗的难点,在半年左右就开发出车厢清洗剂清洁黄斑、锈斑,已经在广州地铁单列列车上做过清洗测试,客户对清洗效果比较满意,下一步将在广州地铁做更大规模的清洗测试。 可以说,刘保和他的团队总是在实现行业前瞻性课题,敢于勇立时代潮头,不惧失败、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刘保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的无私奉献总是让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也许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有关。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直以来,他坚守理想信念,长期在浪奇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恪守善良本心,倡导同心协力,永跟党走。刘保在2016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光荣当选为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17年5月,他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浪奇公司刘保党代表工作室。他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带领广大党员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从党代表的角度,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开展宣讲,宣讲对象涵盖了公司全体党员、中层以上干部,还深入到党代表、劳模和技师工作室等一线岗位上进行巡回宣讲。2017年,刘保接访了公司里一位家在异地的青年职工,她向刘保反映了自己在住房方面的困难,希望能获得公司的帮助。刘保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地与公司领导、办公室沟通衔接,协助这名职工做好公租房各项资料的申报工作,最终这名职工成功租用到称心如意的房子,使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就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刘保。他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融入在了这份挚爱的科技事业当中,凭着一股韧劲,一次次地攻克技术难关;他把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化为“爱岗敬业、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工匠能量,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矢志前行的科技逐梦人标准和形象!
行业科技逐梦人——立白之沈兵兵
2020-05-28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科技创新更离不开优秀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们默默的奉献,行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成长壮大,对促进中国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培育发扬企业的工匠精神,在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于2019年特别推出“庆祝建国70周年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巡礼系列报道”活动。此活动以期通过对战斗在前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们努力工作的事迹报道,展现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更展现出行业所推崇的工匠精神,从而引起行业内外人士对这些“矢志前行的科技逐梦人”的尊重,以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中国洗协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现这些科技追梦人的风采,敬请关注。 2004年沈兵兵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同年加入立白集团从事洗涤剂产品研发工作,2009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他进入日化行业从事产品研发工作超过14年,先后独立完成或者主导完成了超过100多个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类别包括餐具洗涤、硬表面清洁护理、织物洗涤护理以及口腔清洁护理产品,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日用化学类产品配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积累。除了从事产品配方开发,也积极参与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先后参与了10余个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厨房清洁剂、手洗餐具洗涤剂、洗涤产品功效评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等。2017年,被广东省日化商会聘任为新一届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科技工匠 2004年沈兵兵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学院,获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进入广州立白集团研发中心,从事洗涤产品开发工作,至今已超过14年。他求学期间勤奋刻苦、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省、市及校级等各类奖学金。进入工作岗位后,他始终抱着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工作上积极认真,吃苦耐劳,同时遇到不懂的专业技术问题能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并快速掌握工作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展现了他强大的学习能力。他迅速融入团队,服从团队安排,为未来的成长和承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快速成长,独挡一面 沈兵兵在2004至2006年担任立白集团研发中心助理工程师期间,协助餐具洗涤产品开发主管工程师进行新产品配方开发、生产工艺制定以及生产控制条件设定等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他很快就被公司提升为项目工程师,并开始独立开展手洗餐具洗涤剂的新产品配方开发工作。 2008年,他又被公司提拔为品类负责人,主导餐具洗涤剂和硬表面清洁产品配方的研究与开发。同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化学化工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了在人才辈出的立白集团提升自我,他报考了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于2012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201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组织开发了立白集团首个研发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成功上线,对研发过程实验数据的保存、归档和追溯查询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平台,该系统也是国内日用化工行业首个应用于研发实验室管理的信息系统。因突出的工作业绩,他再一次被提拔为立白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并负责硬表面清洁剂及口腔清洁护理产品研究室,带领团队开展硬表面清洁剂产品和口腔清洁护理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立白集团敢于启用、信任年轻骨干的企业文化,让沈兵兵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于是,有着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踏实肯干工作作风的沈兵兵自2014年始,就担任了立白洗涤用品事业部应用研发总监一职,负责统筹协调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洗衣皂等产品项目的开发工作,对产品研究开发的方向、技术解决方案和开发结果负责。 在立白的这十几年,他积累了丰富的洗涤剂产品开发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日用化学类产品配方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尤其擅长餐具洗涤剂、硬表面清洁护理产品、洗衣粉和洗衣皂类产品的配方技术;同时对于个人护理、口腔护理类产品配方技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立白收获了成果,更收获了成长 沈兵兵自进入立白集团从事洗涤及个人清洁类产品开发以来,先后独立完成或者主导完成了超过100个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类别包括洗洁精、洗衣粉、洗衣皂、洗衣液、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地板清洁剂、浴室清洁剂、玻璃清洁剂和汽车清洁护理产品。他开发的大部分产品性能优异、价格适中,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也帮助公司赢得了市场和利润。同时,历年来通过技术创新或者新原料、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产品使用性能,同时降低产品配方成本,累计实现成本节约超过5000万元。 除了从事产品配方开发以外,他还代表公司先后参与了10余个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其中包括厨房清洁剂、手洗餐具洗涤剂、洗涤产品功效评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等。2017年,他被广东省日化商会聘任为新一届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沈兵兵在工作中除了注重技术创新外,也积极开展论文发表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的工作,先后在日用化工行业各类期刊上发表了4篇科技论文,同时参与了6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工作,其中有4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 “‘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认为,关键在于年轻匠人要能沉下心思,刻苦钻研技术,才能不断精益求精。”沈兵兵如是说。